对剩余收益模型估值的解释与启示----以苏宁电器为例

分类: 它山之玉 |
剩余收益模型是根据剩余收益预测来度量价值增加的模型。其基本的方程式为
价值 = 投资的账面价值 +
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
其中:投资的账面价值 =
企业的资产 - 负债,也就是所谓的净资产。
剩余收益 = 盈余-(要求的回报率 * 初始投资额)
如果把剩余收益扩张到股票投资,则可以变形如下:
剩余收益 = ROE * 净资产 - (要求的投资回报率 * 净资产)
= (ROE - 权益要求的回报率) * 净资产
因此,价值 = 净资产
+ 预期{(ROE-权益要求的回报率)* 净资产}的现值
|要求的回报率=资金成本
从模型中可以知道,企业增加价值靠的是使ROE高于要求的回报率的战略决策和增加其账面价值(净资产)。而溢价融资往往是快速,大量增加账面价值的最佳选择。
正如我在以往所提的,低估的时候买入具备优秀ROE+经常溢价融资的企业,可以获得惊人的回报率。
简单的说,投资的一个基本规则就是只有收益大于股东要求的回报时,投资才会增加价值。比如一家公司投资一期项目,投资额为400美元,获取10%的投资回报率,即40美元。如果公司对这个项目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为10%,则这个项目增加的价值为0,因为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刚好等于它的投资回报率(资本成本率)。如果预期回报率为12%,则剩余收益为48-40=8美元。
如果还不明白,就来看看银行储蓄的例子。如果银行的储蓄率为5%,那么,对于一个10美元的一年期定期存单,因为预期的回报(5%)=要求的回报(5%),剩余收益为0。因此价值=账面价值,如果在市场上出售,只能以P/B=1,也就是10美元出售。

以上是采用剩余收益模型对苏宁电器进行以2009年数据为基础的内在价值的估计,很多朋友对这一估值有很多疑问,在这里我就尝试以我对模型的理解进行解释。
从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在苏宁电器的内在价值中有9.13是永续价值的现值,2.08是当前的账面价值,分别占到苏宁电器内在价值的73.2%以及16.7%。而在折现后,2010,2011,2012三年所带来的价值的现值仅占苏宁电器2009年内在价值的10.1%。这似乎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大相径庭。其实这里所使用到的不过是金融学的基本知识-折现。也就是说:
对剩余收益模型的进一步解释:

模型设定以及假设:
1:2009年数据已经考虑10送5股,折算为以2011年年初股份数为基础的每股收益与分红。
2: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为预测数字,采用光大证券2011年01月10日的预测数字。
3:折现因子为1.1,股权要求回报率假设为10%,2012年以后永续增长率假设为5%。
结论:在光大证券预测盈利数字正确的的前提下,苏宁电器目前每股内在价值为12.47元。
敏感性分析,
永续增长率 5% 7%
内在价值 12.47 18.85
1:2009年数据已经考虑10送5股,折算为以2011年年初股份数为基础的每股收益与分红。
2: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为预测数字,采用光大证券2011年01月10日的预测数字。
3:折现因子为1.1,股权要求回报率假设为10%,2012年以后永续增长率假设为5%。
结论:在光大证券预测盈利数字正确的的前提下,苏宁电器目前每股内在价值为12.47元。
敏感性分析,
永续增长率
内在价值
—————————————————————————————————————————————————
1:这一估值结果是基于苏宁电器2009年的数据而得出,也就是说,在2009年-2010年初如果有投资者需要买入苏宁电器,可以参考这一估值。由于估值具备很强的时效性,在进入2011年的今天,这一估值落后于苏宁电器的发展。进一步估值的更新需要依据苏宁电器2010年的年报为基础。
2:永续增长假设为5%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数字,复合一般企业发展的规律。当然,文中也给出了永续增长为7%情况下苏宁电器的内在价值,不过本人认为这样的估值有所偏高。如果永续增长达到10%,则苏宁电器最终将买下地球,乃至全宇宙。
—————————————————————————————————————————————————
剩余收益模型给予我们的启示:
1:资金的使用是有机会成本的。1元钱投资于一个项目,只有赚的钱多于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才能算赚钱,比如如果投资于银行储蓄一年可以有利息收入5分钱,那么这项目的收益只有多于5分钱的部分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赚钱”,项目才有可实施的意义。在本模型中,本人假设的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为10%。
2:时间是有价值的,明天的一元钱对于今天来说价值少于一元。因此,明天多赚的1元钱价值小于今天多赚的一元钱。而在本模型中,本人假设今天多赚的钱可以比明天多赚的钱价值大10%,因为今天多赚的钱可以进行在投资,到明天可以获得收益。
如果弄清楚了以上2点,那么我们就能很容易弄清楚模型的估值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1:如果是在2009年或者2010年年初,请不要在12.47元的位置买入苏宁电器,也许2010年,2011年会苏宁电器会继续上涨,但是,由于买入的位置已经符合苏宁电器的内在价值,你的收益不会很高。同时你会付出极大的资金成本,你的收益不过是一种假象,因为你忽略了资金和时间的成本,如果你投资于其它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你的收益会更高(因为你的投资的资金以及时间价值得到了弥补)。具体的事例可以参考我对格力电器的估值,同样的时间点,格力电器的估值为25.44元。而在同一时间段(2010年1月7日-2011年1月27日)分别持有苏宁电器与格力电器,收益分别为-6%与0%,这就是合理价格与低估价格买入的区别,而参考的时间段越长,越能排除市场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这种区别会越明显。
2:有人认为为了成长性应该放弃安全边际,剩余收益模型推翻了这种毫无任何严密逻辑可言的言论。如果考虑到资金的使用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投资于股票只有价格的区别,而没有时间的区别,今天买和明天买对收益所带来的影响远远小于12元买与10元买所带来的收益的影响。除非市场上只有这么一只成长股(这种情况下,资金的使用成本为0或者仅仅为银行的存款利率),否则你总是可以先投资于同样成长性下价格更低估的股票,获得安全性与成长性的双重保险与回报。以苏宁为例,如果你在2009年年末或者2010年年初以高于12元附近的价格投资于苏宁电器,如果你是长线持有者,那么到今天为止,你的收益是负的。
3:模型的结果再一次的反驳了估值无用论的观点。很多投资者以估值麻烦为潜在理由,逃避自己偷懒的心理,认为估值无用,定性分析企业才是最重要的。我要说明的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都重要:定性分析解决的是是否投资于一家企业的问题,而定量分析解决了什么时候投资于这家企业的问题。两者缺一,都不能算价值投资,只能算投机,因为根据格雷厄姆的定义,任何没有经过详尽分析,保证本金安全以及满意回报的行为都是投机。从苏宁的例子出发,就算进行了企业的定性分析,如果你在2009年年末或者2010年年初以高于12元附近的价格投资于苏宁电器,如果你是长线持有者,那么到今天为止,你的收益是负,而如果你在2010年4月以10元的价格买入苏宁电器,到现在将获得20%的收益。也许你会说从长期来看,苏宁电器价格还是会高于12元,但是,如果苏宁电器价格达到120元,你获得10倍的收益,10元买进的朋友获得12倍的收益。对于投资额度为10万的投资者,收益差额为20万,20万这就是定量分析的价值。
后一篇:成长包含于价值---以万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