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8月23日逐步建仓,截止到2011年5月13日,紫蝶基金目前的资产配置情况如下:
品种
占比
盈利 TTM
EPS
股价 TTM PE
中联重科
29.71%
44.32%
1.004
14.49 14.43
格力电器
47.47%
10.50%
1.6218 23.15
14.27
小计 77.18%
基金丰和
1.50% -10.04%
现
金
21.32%
合计 100.00%
紫蝶基金的PE=[14.43倍×29.71%+14.27倍×47.47%]/77.18%=14.33倍
紫蝶基金的ROE=自己持有企业前12个月每股利润/持股成本*100%=[10.00%×29.71%+7.74%×47.47%]/77.18%=8.61%
(其中,中联重科=1.004/10.04=10.00%, 格力电器=1.6218 /20.95=7.74%)
目前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为3.25%,换算为PE=30.77倍
紫蝶基金的PE14.33倍<银行PE30.77倍,估值便宜
紫蝶基金的ROE8.61%>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3.25%,投资收益率高于存银行
基金丰和的TTM
PE=27.56倍,过高,是一笔失败的投资,准备换作基金裕隆,它的TTM PE=14.09倍,便宜。
(注:今天刚学会怎样计算基金的PE,不然的话当初就不会买入基金丰和呢,因为我只对PE<20倍同时PEG<=1.0的投资品感兴趣。)
大多数人统计自己的收益率都是用这个公式:收益率=市值-持股成本/持股成本*100%。将成功失败的标准按市场价格衡量,对于基金经理的排名更是如此。但巴菲特不在意这些,他致力于收购企业,包括许多没有市场价格的非上市公司。
大家都知道ROE是衡量企业好坏的指标,
ROE超过20%企业公认为优秀公司。能否换一种思维:将自己投资成败标准变为所投资企业年度净利润与自己成本的比值。将自己持有的所有股票假设为一家投资基金,测算一下自己的ROE。
公式:自己的ROE=自己持有企业前12个月每股利润/持股成本*100%
比如中联重科,我以10.04元买入,该公司前12个月每股利润为1.004元,我对该公司的ROE就等于1.004/10.04=10.00%,高于银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3.25%,是一笔不错的投资,更重要的是,如果该公司每年以15%利润增长,那么我对该公司的ROE就会越来越高,假如2011年底该公司每股盈利达到1.15元,那么我对该公司的ROE就等于1.15/10.04=11.45%,而银行利率还可能是3.25%,投资收益就会越来越好了。
当将自己的评价体系由市值转到企业利润对自己收益的影响,就自然形成这些习惯:远离市场、关心企业成长稳定性、长期持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