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忘了,他们还是个孩子(育儿)

(2012-05-20 20:01:20)
标签:

婺城区

宋体

浙师大

才艺

双重身份

育儿

分类: 育儿热点

别忘了,他们还是个孩子(育儿)

别忘了,他们还是个

 

/清舞幽梦

 

 

201258日,在浙江金华市婺城区丽泽花园发生了一起惨案,浙师大一名女教师,亲手将自己年仅13岁的儿子活活掐死。

 

据调查,孩子的爸爸是浙师大的一名领导,妈妈则是浙师大研究院的一名行政人员,13岁的儿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就在58日早晨,孩子的妈妈叫孩子起床吃饭,多次催促,孩子依然赖在床上,妈妈生气了,于是就走上来双手掐着孩子的脖子。孩子死了,这个令多少人艳羡的家庭,在顷刻之间破碎了。

 

在这个事件中,孩子的妈妈有着双重身份。首先她是一名家长,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她有孩子带来的升学压力;其次,她是一名教师,有着繁重的工作压力,所以她很容易出现心理压力过重的现象。再看看这个孩子,他今年刚刚13岁,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挑战家长的权威。当妈妈屡次叫孩子起床,孩子竟然置若罔闻,一个强势的妈妈对此是不能容忍的;再加上孩子当时正在睡觉,母子俩也缺乏沟通,这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我记得有一位朋友,在她很小的时候,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她很早就休学回家帮父母养家了。在她结婚有了孩子以后,她就想着孩子有如此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就该好好珍惜。她给孩子报了好多课外补习班,英语、数学、美术、书法、跆拳道……,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一个礼拜天,孩子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补习班之间来回穿梭。慢慢的,孩子因为休息不好,学习压力过大,出现焦躁、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五年级的时候,经医生诊断,孩子因为学习各种才艺积累了过重的压力,在进入青春敏感期以后无法承受,所有的压力以抑郁的方式爆发出来,这种抑郁的情绪使孩子无法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继而患上精神抑郁症。

 

天下父母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经调查发现,在我国有84%的家庭对孩子进行各式各样所谓的“琴棋书画”的才艺培训,有80%的父母希望孩子参加不止一项的才艺训练。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家长们都会给孩子提供各种发展才能的机会。

 

遗憾的是,学习多种才艺,并不一定会让孩子幸福,我们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们还是孩子!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进行学习培养的前提必须是生理的成熟,如果不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味过高、过早的要求孩子放弃玩耍去学习,都是抹杀孩子天性的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毫无益处,甚至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实践显示,各种全方位教育出来的孩子,即就是随手能弹琴,随口能唱歌,提笔可以吟诗作画,他们也不会比普通人快乐和幸福,因为当时训练这些才能已经让他们承受了超负荷的压力,占用了他们太多宝贵的游戏时间,他们得到了才艺却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快乐。

 

所以,作为家长,为孩子的将来着想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我们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意愿,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要顺其自然,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天性,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爱好,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试想,当那位女教师在孩子赖床的时候,可以冷静的想到那还是个孩子,孩子想睡就叫他多睡一会,等他起床以后和他交流和沟通,这个悲剧还会不会发生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