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提高孩子做作业的效率(草根)

(2012-02-15 21:36:49)
标签:

少儿

家庭作业

学习习惯

学习成绩

育儿

分类: 育儿热点

如何提高孩子做作业的效率(草根)

如何提高孩子做作业的效率

/清舞幽梦

 

今天晚上正在做饭,儿子的数学老师打来电话,说儿子这几天的家庭作业完成的非常好,比上学期进步很多,希望继续加强督促。我连忙对老师说,孩子上学期表现不是很好,愧对老师了,这学期我一定会配合老师,抓好孩子的家庭教育。

 

挂了电话,我心里暗暗高兴,儿子的作业受到老师的表扬,这说明孩子确实用心了,这都是我和孩子一起努力的结果。

 

我们做家长的,不要让孩子打心里认为做作业就是一种负担,必须让孩子明白,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是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做作业是掌握好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和培养自己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机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做作业不仅要讲究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天什么时候做作业,要形成规律,这样,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就会集中精了,不去想别的事,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回家先做作业的习惯,每天回家总是先趴在桌子上写作业,等我做好晚饭,吃完后又继续写,一般都是写到晚上八点半左右。我知道每一个孩子做作业都有快慢之分,这个与孩子的智力、学习习惯、学习准备状态有关。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在他做作业之前让他先把所有的学习用具准备好,上完厕所,做作业期间不许吃东西、不许上厕所、不许干和学习无关的事,把每一次做作业都当做考试。这样,做作业才会有质量、有效率。

 

孩子完成作业的好坏,关键在于孩子在课堂上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课堂知识没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消化和理解,作业自然就就做不好。这时,孩子就会表现出做作业拖沓,东张西望,一会摸摸这个,一会摸摸那个,一会吃东西,一会上厕所,思想容易开小差,或者做做停停、发呆、做小动作。

 

我们小区有一个妈妈经常坐在旁板看着孩子做作业,孩子写作业写的慢了就说:赶快做,没见过写个作业像你这么慢的!孩子要写的快了,她又说:“你写这么快干嘛?你看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乱,再乱就撕掉重写!没办法,孩子又放慢了速度,然而这位妈妈又会叨叨:写个作业怎么这么难受,我那时候做作业都没像你这样的,我怎么会生了你这么笨的孩子!后来,只要妈妈在旁边,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浑身发抖。

 

如果孩子出现做作业拖沓,没效率等问题,家长不要一味责罚,因为训斥和打骂是毫无意义的,只能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样一来不仅孩子的作业无法完成,学习成绩也会下降。这时,家长应当耐心的帮助孩子,搞清孩子做作业慢的原因,看他那里没有掌握好,孩子在课堂上没有搞懂的东西,家长要及时给及时补上,争取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不要让孩子把问题带到明天,今天的作业不仅与昨天的学习有关,而且同明天的学习息息相关。

 

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有时候会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喝水边做作业,这样显然不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家长就要要求孩子做作业之前,把那些可能会出现的事情都解决掉,才会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的写作业。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也不要打扰孩子,不要问他:“你饿不饿?”、“你今天在学校表现的好吗?”、“你作业做完了吗?”。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看电视、打麻将、大声聊天,以免干扰孩子的注意力,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

 

因为孩子的家庭作业都是回家做,所以家长就必须做好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督促着和配合者。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家长要经常检查,这样,不但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而且可以有效的督促孩子的学习。孩子学习认不认真,知识掌握的是否牢靠,都可以从作业反映出来。如果家长经常参与孩子的作业,就会让孩子觉得你很重视他的学习,就会使孩子很快进入做作业的最佳状态,这时,他的感觉会变得很敏锐,思维活跃,作业完成的效果也会很好。因为家长的参与,孩子在无形中会产生压力感,他们就会更加努力的刻苦学习。

 

因此,我们作家长的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继而激发孩子做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孩子做作业的效率。

 

 如何提高孩子做作业的效率(草根)

 

http://img.users.51.la/6948911.a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