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的微博热搜被15岁少女小飞的死讯占据了,在最美好的年龄离开,让人惋惜,相信不少人看到了这则新闻:
http://img.chunyu.mobi/@/media/2017_08_17_6b04b788d50f5bb04f1a1bdacc6caa39.jpg
http://img.chunyu.mobi/@/media/2017_08_17_c600732c1c9d574a949518ddfcd28aab.jpg
90%的标题都把死因和体罚、深蹲联系在了一起,体罚方式虽然不当,一次性做太多深蹲确实有害健康,可是不至于造成死亡。春雨君点进正文发现真正的死因可能是文中提到的格林-巴利综合征。
http://img.chunyu.mobi/@/media/2017_08_17_5a98c821162d066dde6964d9b66f021f.jpg
大多数人应该对它很陌生,它到底是怎样的疾病呢?疾病的症状是什么?我们普通人会得这种病吗?该怎么预防呢?今天春雨君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BS)?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类获得性炎性周围神经病。
目前病因尚未明确,推测与自身免疫相关。正常人的免疫细胞只攻击入侵物质。然而,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开始攻击体内的神经细胞,导致神经细胞损伤,无法向大脑传递信号,从而导致肌肉无力、麻痹、甚至瘫痪。这些症状通常会持续几周。大多数人能够完全从中恢复,但会对有些人造成长期的神经损伤。
http://img.chunyu.mobi/@/media/2017_08_17_282f0dc3a06bfb00649bcfd76ce8fe45.jpg
格林-巴利综合征属于罕见病,发病率很低,不容易中招。在欧美国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生率为每十万人里面1-2人,在美国每年有3000-6000人会患病,目前尚无中国人群统计数字。
2/3的患者发病前经历过感染
大约2/3的患者,首发症状通常在普通的感染性疾病、手术或接种疫苗后的5天到3周内出现。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
- 弯曲杆菌(未煮熟的生禽肉);
- 疱疹病毒(包括巨细胞病毒以及EB病毒);
- 肠道病毒;
- 支原体;
http://img.chunyu.mobi/@/media/2017_08_17_e59b37b3047301bcdaecd36c7cb1cb27.jpg
患者会有什么症状?
- 患者最初的症状通常为刺痛和肌无力,其中肌无力最为典型。症状往往从双腿开始,并且逐步发展至上半身和手臂(偶尔也会从上肢或头部开始)。随着病情的发展,肌无力可能会演变成麻痹。
- 大多数患者在2-4周的时候肌无力严重程度达到顶点,在顶点之后开始好转。在发病到彻底治愈期间,患者很可能出现走路不稳定,无法走路或者爬楼梯的情况。
http://img.chunyu.mobi/@/media/2017_08_17_bf2a26db8117f29860f2ec1a1642aaba.jpg
http://img.chunyu.mobi/@/media/2017_08_17_914e84d6cf0f08726f35549d6f1b01d2.jpg
-
>50%的严重病例会出现眼睛或面部运动困难,说话、咀嚼、吞咽等动作无法正常进行。
- 少数患者,会出现危及生命的神经功能紊乱,如肠道功能控制困难、尿储留、心率加快、血压异常、呼吸困难。
为什么会出现呼吸困难?
呼吸肌麻痹是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死亡率很小,大多数死亡是由于呼吸困难造成的。
http://img.chunyu.mobi/@/media/2017_08_17_1d2511e8eb16379e988d74774e73c75d.jpg
哪些人容易得病呢?
春雨君在前面已经提到了格林-巴利综合征属于罕见病,得病概率很低。即便是属于相对易患病人群也不用过于担心。哪些人属于相对易感人群呢?
- 男性易于女性;
- 老人易于中青年及孩子,更容易发生在>50岁的老年人身上;
- 受以下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人群:弯曲杆菌感染(通常在未煮熟的家禽中常见);流感病毒;EB病毒(人类胞疹病毒的一种);艾滋病病毒HIV;支原体肺炎;在流感疫苗和儿童疫苗接种后(很少发生)。
患病之后容易治愈吗?
-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预后实际并不乐观。大多数人能完全从格林-巴利综合征中恢复,但20%的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会严重残疾,5%死亡。
- 此外,患者康复并不快。患者通常在第一次症状出现后的几天或几周内肌肉虚弱或瘫痪。有时候会持续这个状态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恢复期少则几周,长则几年。
- 30%的患者会在3年之后有仍然有不同程度的肌无力症状,3%的人可能会再次出现肌无力或者刺痛感。
由于格林-巴罗综合征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料性,它对于普通人来说,尤其是对当地医疗条件不佳的人来说, 可能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
格林-巴利综合征如何预防呢?
很遗憾,目前并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疾病风险因素的分析,得出一些注意事项,如吃熟的禽肉,注重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疾病。
如果发现和格林-巴利综合征很像的体征或症状,可以记录下来自己的症状、近期用药情况、疾病历史等信息,在家人的陪同下就医,有则及时治疗,没有也能安心。
最后春雨君要提醒大家,我们往往习惯于根据生活经验或思维惯性去思考身体上的问题。但有时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如果出现了一些自己不能判断的不良症状,先不要急着买药,及时就医才是最佳选择。
1. Erei Sohara1, Takeshi Saraya.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in two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a review of the Japanese literature
2.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Fact Sheet
3. Orlikowski D , Prigent H. Respiratory dysfunction in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4. MayoClinic: Guillain-Barre syndrome
5. 默沙东诊疗手册
6. Guillain-Barre syndrome:Guillain-Barré syndrome and Flu Vaccine
题图来源:123rf图库
文:大王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