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宝宝什么时候会走路?
正常情况下,6个月的宝宝,可以自行翻身,自已能稍坐一会儿,大人扶着腋下有迈步的动作。到7个月时,开始慢慢会爬行,8个月时爬行已很灵活,9~10个月的宝宝逐步会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1岁时左右可以独立走步。有的时候宝宝运动功能的发育可能比以上规律稍早些或稍晚些。
不过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一般不建议孩子过早地学习走路。婴儿时期的生理特点就是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容易变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如果过早地让小儿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形成驼背、“x型腿”和“0”型腿,影响了体形的健美,还容易形成扁平足。作为父母亲,一定要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发育情况,适当掌握婴儿的走路时间,切不要操之过急。
宝宝什么时候应该穿鞋子?
穿鞋除了美观之外,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脚。那么,到底多大的宝宝应该穿鞋子呢?目前,建议学走路或者已经会走的宝宝需要穿鞋子。
过早穿鞋子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神经发育。
宝宝赤脚接触外界刺激,可以一定程度上激活宝宝脚底下的神经末梢的感受器,然后在通过中枢神经的反馈,从而发挥了调节包括大脑在内的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宝宝大脑思维的灵敏和记忆能力。而且过早穿鞋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宝宝脚步发育。如果天气凉了,或者是地板凉了,可以给宝宝穿上袜子保暖。
给宝宝选鞋子应该注意什么?
给宝宝选鞋子应该只看价钱吗?越贵就越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给宝宝选鞋子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材质
很多老人家都认为,宝宝要穿很软的软底鞋,尤其是刚刚学走路的孩子。但是事实上,宝宝的小脚极其全身的骨骼都未定型,在学走路时还穿软底鞋子不仅容易平足,还极易造成骨骼变形,影响脚部发育。
因此,为刚学走路的宝宝选择鞋子应该注意,鞋面要轻便、柔软、透气性好,鞋底应有一定硬度,不宜太软,最好鞋的前1/3可弯曲,后2/3稍硬不易弯折;鞋跟比足弓部应略高,以适应自然的姿势;鞋底要宽大。
2.大小
宝宝生性好动,所以鞋子不能过挤,也不能过松。要根据婴儿的脚型选鞋,即鞋的大小、肥瘦及足背高低等。
一般选择大于宝宝脚长0.5至1公分即可,太大不跟脚,容易掉和崴脚,太小宝宝的脚掌张不开,不容易站稳,易造成不良的走路姿势。如果有可能,最好让宝宝试穿一下,试鞋时要考虑到袜子的薄厚,鞋子穿上后,后跟外要能容纳下小宝宝的一个手指头。
另外,及时更换新鞋,这也是很重要的。孩子的脚生长的特别快,平均每月增长1毫米,大概两三个月应更换一双。
3.价格
有些节俭的老人认为,宝宝的脚长的快,鞋子随便买买就可以了。相反,有些父母认为,宝宝鞋一定要买名牌,动则几百。我的闺蜜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不可否认,家长为了自己宝宝花钱一点都不含糊,但我们还是要花的值得。其实这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正规厂家生产,有质量合格证件,甲醛、苯、铅等有害物质不超标,价钱合适的就可以啦。
3.款式
宝宝的鞋子以宽松、舒适为宜。最好可以稍微高梆的。款式以选择扣带或者系带鞋的比较好。对于足部的支撑,扣带鞋或者系带鞋会比尼龙搭扣或者松紧带鞋更加理想。
其他需要注意事项:
-
1.宝宝不宜穿拖鞋:幼儿的脚趾还未定型,不宜穿拖鞋走路,因为常穿拖鞋走路脚趾要用力,容易长成八字脚,影响走路的姿势。
-
2.女宝宝最好不要穿高跟鞋: 穿高跟鞋行走时,前脚掌承受的压力很大,容易对足弓造成损伤,造成脚部畸形,所以宝宝还是选择平底鞋比较好。
-
3.如何判断宝宝鞋子是否舒服:最简单的办法,是鞋子选好后,让宝宝穿着它走几步,如果宝宝的后脚跟总是露出来,说明鞋子有些大。如果宝宝走路的姿势显得比以前笨拙,说明鞋子太沉,或者太硬。如果宝宝的表现就像没穿鞋,说明鞋子很舒服。
-
4.宝宝的鞋子最好不要是塑料的或者合成革的:因为塑料和合成革透气性差,宝宝穿着会觉得闷和湿,不利于肌肤。
-
作者:王妮 上海东方医院妇产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