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生活中影响药物变质的因素主要有阳光、湿度、温度、微生物等。药物如果保存不当,即使没有开封,保质期也可能缩短。
下面介绍一些初步判断药物是否变质的方法。
药片
如果药片出现变色、松散、粘连、糖衣开裂等改变,不仅会降低药效,有时还会出现毒副作用。
如阿司匹林,吸潮后会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会散发醋酸味,对胃肠道刺激很大,可能会诱发胃黏膜出血。
胶囊
胶囊如果发黏、破裂一般就是变质了,不宜服用。
混悬剂
混悬剂是将难溶的固体药微粒通过液体溶解的剂型。常见的有美林、泰诺林等儿童用药。如果它们出现絮状物、颜色及味道发生改变,就可能是过期了。
瓶装药
大瓶液体药物。比如糖浆等大瓶液体药物一般一次用不完,可能要保存一段时间再用。如果出现分层、沉淀、异味则可能是变质了,不可继续服用。
外用药
膏药、红花油等外用药。开封后容易挥发,味道变淡,药效会降低。因此,大家最好购买单独包装的膏药,如果买大包装的,应当注意封口。
温馨提示
另外,还需注意,如果药品开封后无法短时间内服完,可在包装盒上注明开封时间,以便下次服用时知道是否超过使用期限。
若发现药物出现上述可疑变化,即使在包装盒上的“保质期”内,也不建议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小贴士:家庭药箱使用指南
药箱材质不好,药品易受潮
建议选择带隔层和盖子的塑料药箱,为药品遮光防潮。
摆放不分类,取用易出错
外用药和内服药,成人药和儿童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最好分开摆放。
没有说明书,吃药容易错
建议将药物和对应的药品说明书放在一起,最好同时保留药品外包装。
忽视副作用,吃药反致病
感冒药、布洛芬等止痛药、阿司匹林等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正确使用时,它们都较为安全有效,但也不能忽视可能的副作用。
不定期清理,错用变质药
建议每3~6个月清理一次小药箱,发现变色、有异味、形状发生改变的药物,应及时处理,以免加速其他药物变质。
来源:健康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