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枚三孔布币的研究

标签:
教育历史收藏文化杂谈 |
数枚三孔布币的研究
『三孔布为中国古钱中的奇钱,以其存世量之稀少,历史意义的重大,和其制作工艺之精美,致使它们中的每一枚,即便是断首缺足者,都能成为中国古钱中的稀世大珍品。
此种布币之特形为首及两足皆呈弧形, 上各有一圆孔,故名三孔布。
其正面的文字记地,背面的文字记重。有大小两型:大型者背文为「一两」二字;小型者背文为「十二 朱」三字。此种以「两」、「朱」记重,
实开后世以「两」、「朱」记重制之先河。
昔年「南张北方西蜀罗」三大古钱大收藏家,仅有张叔驯、方药雨各藏有数枚,罗昭伯仅得一枚残缺的三孔布而已。而以中国古钱收藏居世界龙头地位的上海博物馆,在其古钱收藏中,竟连一枚三孔布都没有!』(引用其他网友的文章)
虽然在网上可查找到有许多热爱中华文化的好友,发表过许多对于三孔布的历史背景、如何鉴真…等文章,实受益匪浅,今本人仅就所收藏的三孔布币,其币的特征及基本参数再更详细的提出一些研究心得与各位同好共同研究、探讨与分享,敬请各位指教!
一、下邲(曲)阳 背十二
高7公分,双足宽3.5公分,重量为18.6克
其最大的特征在:
(一)四周币外缘均有如同我们现在的钱币一样,有明显的币齿细纹线条,这应是我们老祖先在早期就想到货币的使用要「好使」、「不滑手」的精心设计,也可能是布币浇铸冷却后,从母范中取出的痕迹,我们不得不赞叹老祖先的智慧。这也是对于该币鉴真的基本常识。
(二)至于其他的诸元特征均以图标方式说明之,敬请参考!
二、下专(下博布)及安阳 背十二朱(小样)亦是以图示标注说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