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楷鉴:学写诗词的好教材——读魏义友《铁路诗话》

(2022-11-26 02:04:11)

学写诗词的好教材

——读魏义友《铁路诗话》

唐楷鉴

 

魏义友先生的《铁路诗话》是一本学写诗词的好教材。就普通作者来说,举凡生活积累、典型感受,素材提炼,诗质判定,意象选择,意境构造,题旨开掘,题意发挥,变形处理,典故选用,炼字炼句,声韵对仗,诗境开拓,医病除疵,庄词谐语,调整修改等等诸多实践问题,都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解释,真可谓循循善诱,极易理解和吸收。这里面最可贵的是一些创作经验的总结,艺术规律的揭示和提醒,最重要、最基础。卷一的《总说十三则》和《分说九则》,作为全书的纲领,是作者多年的艺术经验总结,是创作原则和方法的归纳。表述朴实,论说清畅,化繁为简,提纲挈领,最有益于初学作者。而对有一定写作基础的作者,此书无疑也是一部进修教材,它会帮你进一步提高诗艺和写作技巧。

    当代作者为什么要写诗词?写什么?怎样写?弄不清当代诗词的定位这个根本问题,势必盲目涂抹,写了一大堆,乱草一堆,眉目不清,鼻歪眼斜,四肢不分。报刊不用,文史不存,人不爱读。本书在卷一《总说》之八就明确指出,“诗已依次经历了意识主体、文化主体、文学主体、艺术主体四个历史时代”。作为艺术时代的诗词,艺术就是诗词的生命。当代人写诗词,就是创作艺术作品。作为艺术,“求美就是第一事。美则可读可传,不美则被人所轻。”这就为诗人明确自己的时代使命和创作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事实上,现代人写诗词,差不多是受到唐诗宋词的感染,那种优美的文体和所表达的优美感情,常读常新,勾魂夺魄,万古不磨,是其他任何文体所无法替代的。因此,也就不断地勾起了后人的效法之心,比试之意。而这种效法和比试也确实展现了不少作者的写作才情,使他们的作品汇入诗海广泛传播。时下一些作者,不学唐宋传统,不讲艺术规范,把诗当做宣传品,当做表扬信,当做名片,当做悼词,实际上是背离了诗词的历史使命,不符合时代要求。经过唐诗宋词熏陶的读者,谁愿看你那些东西呢?

    求美是方向。现在有不少诗词刊物,满篇是概念说教和标语口号,就是不懂形象思维。他们把诗写成了讲话稿、新闻稿、社论稿、学习文件体会稿。这就背离了诗的文体特点。本书告诉我们,诗是抒情文体,思想感情要寓于形象之中,用美的语言形式抒发当代人的美好情感,这才是当代诗词的创作方向。所以本书又指出:“诗是语言艺术,语言又与思想相纠结,而情感与思想也难分离,故讲思想,讲内容,是诗词永远不能摆脱的历史命运。同时,任何时候,人总得讲人性,人格;这也是古今诗美的一大要素,是人们爱诗的一大根源。”这一段话,辩证地讲清了诗与时代、诗与艺术、诗与语言、诗与思想感情、诗与人性人格等等的关系,为诗人加强自身修养和创作精品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具体的要求。

    写生活是创新捷径。写诗有许多路子,有人学杜甫,有人学李白,有人以文为诗,有人以诗为词,有人游戏为诗,有人“资书以为诗”,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有人成败两得,有人成败两失。宋人陈师道说韩愈、苏轼,“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这是批评,是指出韩愈苏轼之所失。但回过头看历史,这毕竟是创造,创新,其失也是得,韩苏分别成了宋诗和豪放词的开山祖师。所以写诗路子很要紧,它关乎成败。这条路子就是创新。怎么创新?本书告诉你:写生活。“写现实生活是作诗直路,------也是创新捷径。因为生活是复杂的,富有生命的,也是最有个性的。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诗意,提炼诗意,既是写诗的一般技能,也是创新的特殊技巧。”有此技巧,你就能写出你的环境和生活,就能反映时代风貌,就有创作个性,因此也就有欣赏和存史的价值。

造境三法。“诗必有境,无境之作,谓之游词。如何造境?余曾与友人言之,有三法:一是摄影法。选取自然或社会的某一片段,照实写下,即是一首好诗。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也。二是拼接法。尝见一同事,欲照一大场景,无广角镜头,便分两三次拍摄,然后拼接而成。鲁迅所谓张三鼻子李四眼睛,重新组合是也。此法亦可谓移山倒海之法。三是绘画法。撇开现实世界,纯粹由心造境,任凭想象,想画啥样是啥样。此法称梦境亦可。”这就把诗词意境的构造方法讲明了。其实,这也是作者的创作经验,有作者几千首诗词作底;也是作者的选诗经验,有《中国铁路诗词选》和《近百年天汉诗词选》作底;同时,还有几十篇诗词评论文章为证。它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是古今通行的诗境构造法。境由物象构成,包括人物形象和环境景物形象。形象鲜明,人物生动,诗境也就鲜活生动,真切动人,所表之意也就有了时空依据。否则,有意无境,也就成了“无根之言”。

《铁路诗话》不仅讲了当代诗词的继承创新、时代定位、创作方向、写作路径、造境三法等等问题,还讲了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如“诗不忌狂”——写诗是一种精神解放运动,狂是一种豪情胜概;“诗不厌痴”,痴是一种摈斥不去的心底深情;“诗路宜宽”——应该用多种体裁形式发掘、锻炼自己的多方面创作才力;“不可苟作”——从严要求,创作精品,争胜文坛,报答读者。这些论述无疑都是忠言良语,有益作者。惜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

                                                   2011.7.15.写于弘文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