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你认识“来自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儿童

(2017-03-31 11:41:10)
标签:

杂谈

​​

孤独症

       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仿佛住在遥远的星球上,只在自己的世界里闪烁,承受着旁人无法探知的内心孤独。这是一个数目不断增加,却不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理解的群体,是个缺乏社会普遍关爱的群体。

对孤独症的认识误区:

孤独症≠精神病 

孤独症会有许多异怪的行为,令人容易误会了他们患了精神病。其实他们的行为是为了刺激自己,而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多是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直到上世纪40年代,孤独症才被美国医生利奥·凯纳从智力低下等精神疾病中分离出来,当成一种独立的疾病。

孤独症≠孤僻、封闭 

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孤僻、不合群,就怀疑他是不是有孤独症。甚至有些封闭的成人也被认为是孤独症。实际上一般要在3岁前被发现才算孤独症。并且,孤独症的诊断需要符合一定标准。所以,如果有哪个成年人忽然自我封闭,那可能是性格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原因。

对孤独症症状的忽视 

有些大人看到孩子一直未学会说话,或不喜与人交往,就觉得孩子贵人语迟,或是孩子性格内向,总觉得孩子大了就会好的。此外有些有特殊能力的孩子,父母会忽视他们其他不恰当的行为。由于忽视了孩子的一些明显症状,导致确诊孩子是自闭症时已经错失最佳训练期。


孤独症不可不知的伤害:

孤独利群: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情况严重的甚至没有言语,即使在别人大声呼喊他的时候也不做任何应答。他们对周围的事不关心,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

语言障碍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

有自残倾向:

孤独症患者经常进行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做出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专家提醒:

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