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2岁Kaja游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


标签:
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美国瀑布马蹄瀑布通天塔旅游 |
分类: 带着宝宝游天下 |
2012.4.25 Kaja 23个月15天
尼亚加拉大瀑布
游记我很少有写完的,这次一鼓作气,一连写了十来篇,终于到这最后的压轴之作——尼亚加拉大瀑布,这也是此次旅行的最大亮点。相比城市的人文与建筑,我更喜爱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那些或气势磅礴、或宁静悠远的自然景观总能激发起我的无限向往,总想有一天能踏遍千山万水。
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交界处,是世界上三大跨国瀑布之一。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尼亚加拉河全长仅54千米,海拔却从174米直降至75米,上游河段河面宽2~3千米,水面落差仅15米,水流也较缓。从距伊利湖北岸32千米起河道变窄,水流加速,在一个90°急转弯处,河道上横亘了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水势澎湃,声震如雷,形成了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大瀑布由“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和“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两个瀑布组成,美国瀑布在美国纽约州境内,高达50米,瀑布的岸长度305米;马蹄瀑布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境内,高达56米,岸长约675米。两个瀑布同一水源,同一归宿,只是湖水在经过河床绝壁上宽350米的公羊岛(Goat
Island)时被分隔,分成了两部分。因为只有6%的水从美国瀑布流下,其他94%的水是从马蹄瀑布流下,马蹄瀑布的水量大,水冲到河里呈青色,而且泛起比瀑布更高的水雾,而美国瀑布旁的湖水则呈蓝色。
这两个瀑布虽然一个在加拿大,一个在美国,可是两个瀑布都是面向加拿大,所以瀑布的最佳欣赏角度是在加拿大这边,当然天气也非常重要,我们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三天,首尾两天都是阴雨密布,甚至淫雨霏霏,仅第二天晴空万里,才拍到了如下一组蓝天、碧水、白瀑、黄花、绿草、彩虹相辅相成的美图。所以游自然景观,一定要做预留充足的调剂时间,外加一点运气。
小人儿的表情就是天气的晴雨表
先来一组美国瀑布,连接中加两国大陆的是彩虹桥(Rainbow
Bridge),一端属于加拿大,一端属美国。



然后是气势更为雄伟的马蹄瀑布,之所以称之为“马蹄”,取其形象,水流270度宣泄而下,甚为壮观。但是近景非常难拍,因为喧腾的水雾,加上不时变化的风向,镜头非常容易打湿,但是也正因此,才能捕捉到水珠在阳光折射下形成的炫美彩虹。
除了在岸上观赏瀑布外,最刺激的莫属乘坐著名的“云雾少女号”(Maid
of the
Mist)游船了。“云雾少女号”从1849年开始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引领游客与瀑布亲密接触,会直抵马蹄瀑布中心,那时觉得瀑布仿佛从天而降,声音震耳欲聋,暴风雨般的水珠劈头盖脸地砸来,船体不住大幅摇晃……为了记录下这一刻的壮观,我们一致认定“拍照永远比相机重要”,于是“尼子”也和我们一起经历了这场风雨洗礼,镜头、机身全部湿透,还好功能没有影响,风干后仍然好使。
这是“云雾少女号”前进时拍摄的视频
尼亚加拉小镇除了瀑布,还开发出很多娱乐设施,在附近的Clifton
Hill上有很多鬼屋、世界大观、迷你高尔夫等,这对十几岁的孩子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但是对于我们就不太适合了,只是走马观花了一番,看那些夸张的街景也蛮有意思。





而这一天的收官之作、点睛之笔则是夜登通天塔(Skylon tower),并享受一顿绝对浪漫的晚餐。我和Mr.T都有高楼情节,每次回上海我们都会选择一幢摩天大厦,当然上海的建筑速度也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而去其他地方,如果有高楼地标,也必然一登而快,例如前几天的多伦多国家电视塔、芝加哥的威利斯大厦……
但是,至今为止看到最美的风景还是登上这个高度只有100多米的通天塔,因为其他的高楼都在城市,登上了,俯瞰到的无非是些小个子钢筋水泥,如积木般矗立,如果不是建筑本身,鸟瞰的景象换哪里都差不多。而通天塔则不同,在地面我们只能平视或仰望瀑布,从通天塔上我们则能看到河流奔泻前的宁静与湖水的宽广,而坐在旋转餐厅里披着夕阳余晖,轻踩万涛碧浪,一杯红酒,一份牛排,琴音缭绕……“最浪漫的晚餐”实至名归。
Ki妈说明:部分介绍文字摘自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