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前64式43——52节功理气路 [转载]前64式43——52节功理气路](//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四十三、抓气
手抓大自然之气,从合谷穴沿手经贯入气户,归入下丹田。抓气时,出手为阴掌,抓握空拳时,开合谷穴,贯气进胸部气户穴。抓气贯气时,有使气机下降的作用。
四十四、翻掌搂气
手搂到之气,从后溪穴或手经贯入气户,归入丹田。翻掌搂气时,出手为阳掌,抓握空拳时开腕骨穴,贯气至胸部气户穴。有使气机上升的作用。
抓气、搂气两节动作,都是向中丹田贯气,以补后天宗气。
合谷穴为大肠经之原穴,具有较好的解表退热,疏经镇痛的作用。
气户穴属胃经穴位,属缺盆支脉,与缺盆作用相似。可联络肺脏、心包,向下通大肠,上、中、下三焦。气户是大雁功中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宽胸理气的作用。可治咳嗽、哮喘、胸背痛等病。
四十五、抱球
上举两臂,开手三阴经,屈身腿直,两臂下抱,升督脉兼开手三阳经,手臂间有抱球感。
两手指尖朝上,手背相对,肘尖朝下,过头后手心向下向身体两侧划一大圈,抱气至两脚前,将身体外围之气收抱在两手之间。然后抱至身体左侧,同时体内气机由升而降。
此节动作,主要为揉球作准备。
四十六、揉球
通过两手指振颤和手腕旋转,疏通两手经络。双手所得之气贯入丹田,并通带脉。
两手心相对揉转,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手向内旋揉,左手向外旋揉,可使手中之气揉成一浓缩密集的气团,手中亦有明显的气感。揉球从左腰边转边揉经小腹前,至右腰侧,手中的气团贯入带脉和丹田,收气补肾,补下丹田元气。
四十七、转身揉球
转身揉球的作用与揉球相同。只是转换左手在上,左手向内旋揉,右手向外旋揉,以贯气至丹田。从右揉转至转八次后,再揉转至小腹前,来回转腰,贯气腰肾,亦练带脉。注意转腰要稳,不可摇晃振动。两手相距
20厘米,左右揉球,一左一右,为一补一泻,使左右协调。
揉球和转身揉球,对手指、腕、肘关节亦能锻炼,可使手部关节灵活,并可锻炼手阴阳经脉,疏经活血,调节脏腑功能。
四十八、抱气
两臂从头顶前方向身体两侧前划弧圆,抱一大气团,开手三阴经,两手臂围抱之气沿手三阴经进入气户,也停于两臂之间,然后上捧,两臂和胸腹间均有热感。
抱气与抱球有相似之处,只是两手相距较大,手指相对,手心向上,使两手臂之中犹如捧抱一很大很沉的气团。当两手下至脚侧时,气机由足阳经、膀胱经为主上升至头。
四十九、贯气
两手捧气至头,气经上、中、下丹田,内气从下丹田右下行至足。贯气时全身有热感,头脑有神清气爽之感。
抱气之后,起身时,气机由足阴经上升至下丹田,此时屈膝,沿任冲脉上升至中丹田。同时,两手抱气到胸高,外导内行,使气机由上而下,由中丹田至下丹田,亦可至达涌泉,此为收地阴补体阴。
五十、抬膀
两臂上抬时双手劳宫进气,翻掌时两手外劳宫及脚排病浊气。
抬膀时,阴掌前举屈肘上举,脚跟提起,由手阴经转为手阳经,以升任冲脉及胆经气。当两手指、掌、腕,向外推撑时,同时两脚跟落地,以疏排三焦五脏六腑之病浊气,从手脚排出。震足时,三阴三阳经脉气息同时下降,使阴阳气息平衡。
五十一、翻翅
五指由掌变爪,先排病气,再收气入环跳进两肋。
五十二、背翅
两手合谷穴对肾俞穴贯气,气入肾脏,并开通膀胱经和小肠经。贯气时腹部有热感,并热至脚心和足小趾。
背翅时全身放松,两手合谷穴贴肾俞穴,手心向上。然后自然把爪形松开。贯气肾俞以补肾固精,清热利湿。
肾俞是肾之俞穴,贯气肾俞可使腰肾温暖充实,有利于发动肾间动气即命门之火。肾脏能调节体内水液的平衡。人体内的水液调节由肺脾肾三脏共同完成,这三个部分的功能称“三焦气化”,命门之火可温煦全身,成为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动力,亦是三焦气化的动力。手合谷穴对肾轻揉振颤三次,即是合谷穴向肾贯气三次。此节可治肾炎、腰背酸痛、遗精、阳萎等生殖系统疾病。
【博主自查】
1.“揉球”动作,两手之间没有20厘米,越揉越小;
2.“抱气”动作,手指相对,手心向上,使两手臂之中犹如捧抱一很大很沉的气团。本博两手心没有向上。
两处失误必须纠正调整过来。
欢迎光临大雁健身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yj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