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杨梅君老师谈大雁功法与理(二)

(2012-08-09 13:12:12)
标签:

转载

分类: 大雁气功功法

                  [转载]杨梅君老师谈大雁功法与理(二)

二、形神归一、整体住守、开穴通经、意气力合
   
本功是佛道合一的功法,即采用了佛家和道家的修持机理。佛家主修【空无所住、而生其心(大脑)】证得无上正觉和大智慧。道家则修【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修成大道圆通。与此相吻合,大雁功注重练元神、练七窍(眼、耳、鼻、舌)。眼为神窍、舌为经窍、鼻为气窍、耳为妙窍。五官七窍在功法中起着核心作用。
   
大雁功以动功筑基、不用意念导引、脱意练空,但形动与神凈要合一。只动无静练不出功夫。(入静25%即可)神凈之法是练眼光。入功前起式中两眼平视前方、或远或近,等于在空间打开一条气路,眼睛是人体最强的电场,眼光外射激发了空间的场效应,外气即回导到头顶、进入体内。整个行功中保持眼平视,眼球不动,目光内含,目光与意识相关。念不起,眼平视,脑凈,体位松,元气就进入头顶百会穴,首通后行脉、从头顶到尾椎、两肾俞进气,涌泉开合,与地、中气合和,下丹田元气受激而“生发起火”,人体气场很快形成。所谓得气快,道理在于此。但有些习功者不注意练眼平视、目光四射、能量散失,故而练不出功夫。

    舌窍起沟通上下经脉的作用,舌扺上颚,实际上整个颚区是舌窍的一种载体,舌颚結合,上颚窍有二穴位,经上丹田頭頂,直通后行到尾椎;舌窍则引气下行通中、下丹田到涌泉。鼻窍自然呼吸,人体气场形成后,出入息也是深缓,似有似无。耳窍听口诀,反听体内气路运行。
    
大雁功通过挕七窍而练元神,结合练形调身,导引经穴有序开合,形神归一,丰富多姿的动作,促进全身经脉五行最佳有序平衡,于是有形就有意,有意就有气,有气就有力,有气有力就有意。经过动功鍜炼,意念中的识神受控,元神的作用加强,这时意念的念力与气(能量)合一。形意气力相互作用,汇合贯通。
   
本功修练采用正准实三法:即心正无念、行准无为(无执、无住),相实无相。无相是“非有我、勿物勿我”、即肉身忘、物我两忘;“非无我”即功身生(信息能量体),所谓“无体有气”或“真空妙有”。高度空凈态,用于练静功,静功除特定效应功法外,主要采用静坐、无意无念,眼平视前方一米左右,片刻,眼闭合但保持眼平视状态,直到入静。静功中复制动功巳开通经络气路,巳形成的气机气场,自然进行养神、圆气、结丹、固丹。所以,空而不空,整体住守,无所不至,大道圆通。此时,练功有素者,无须意念导引(本功导引在上下游两端穴位稍注意念,然后无念反空,经气便自然按原本规律运行)。而尚无功夫者,意念导引绝对禁止。如此动静互补,相辅相成。
三、三气混元,一气化三清,功能全面,整体圆通
    
大雁功动、静功都自动调收天地气和中气(天地气相交),排除人体的病毒气。老子道德经云: “道生一(即无极太空的先天一气),“天得一而清, 地得一而宁……万物得一而生”,先天一气是生养万物,包括人类的本源。此“天人合一”之效用是本功修炼之一独特法门。天地气直接透过穴位进入,内部病气直接外排,实而不虚。万物得其一,说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体内有着先天一气的全息。人法地、地法天,万物要得一,天地要交泰,纳地气对人健身治病起重要作用。是故大雁功练三气混元(三气成丹)先纳收地气、中气,再纳收天气、与人体丹田、五脏元气混元。是谓三气合一气、一气化三清。化三清即三丹结成,金丹筑就。元气俱足、法光显现〔法指功力〕。大雁功一些老弟子多年修练头上顶,后顶皆有光。
   
大雁功道法自然,练无为法,却成就多种功能,正道周天功正道丹功皆包容在内,可开慧益智,并作为各种形体运动和技能活动之内功,久练整体圆通。一部分人反映练功无气感,原因在于形与神没有结合,起式、收式没有注重,未解决好藏气和气不退转问题。在动功收式或静功收功时,应意守下丹田脐中或关元几分钟〔以效果感觉而定,〕此两处皆使经气入窍,深入丹田气穴,气可得藏而不退转。脐轮有八窍、上下左右四窍皆可开合令气入窍。可意注脐轮得气后,集中意注左右下三窍,或集中于意注上下两窍,皆可使气从下窍或上窍深入气穴,使气得藏,经久而丹气圆足。

欢迎光临大雁健身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yjsg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