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雁气功》第二辑序言(二)

标签:
转载 |
分类: 大雁气功功法 |
基础功包括“前六十四式”,“后六十四式”,“拍打健身功”,“五行静功”;中级功:“昆仑(缠手)八卦”,“八字拔腰功”,“三叉螺旋功”,“大雁掌”,“安位静功”,“遥视练丹静功”,“纠偏治疗功”;高级功:“绵掌”,“五行八卦拳”,“开胸放香功”,“开发拳”,“高级秘传静功”“开穴静功”,“佛禅收气静功”。经过“前六十四式”筑基之后,便可有针对性的练各种高中级功,但要想深造,必须按层次向上练,逐渐过渡,使经络气道打通得全面,获得稳定功能。到高层次之后,某些过渡性功法可不再练,而稳定在基础功和高级功上面。当然,为了治病需要,还应有针对性地选练特定功法。
下面简述各套高中级功法的法与理,为了有连续性,从“前、后六十四式”开始,按层次予以明示。
基础功1、大雁健身气功“前、后六十四式”
这两套动功是筑基之功,其总的特点是练上中下三个丹田区,上中下“百会”(头部前中后百会、会阴和涌泉)和各个主穴以及十二正经和任、督、冲、带脉等奇经八脉,来带动全身穴窍关丹、经脉五行,打通多种交媾的大小周天,形成人体的整体气场。动作结构是“脚踩阴阳(两脚一虚一实),手划圆”,具体地说:脚踩阴阳,身合阴阳,手抱阴阳,步走八卦,手,足、身,步皆纳入八卦(八卦是阴阳的分解和组合)。
“前六十四式”的全部动作都高度谐调平衡,每两个动作形成一个“阴转阳、阳转阴”的循环,行气路线始终沿着阴转阳——阳转阴,上转下——下转上,左转右——右转左,前转后——后转前,补而泄——泄而补(有五节动作有泄、补的循环),内气收而放——放而收,这样就形成体内气血运化的高度和谐平衡,阴平阳秘,表里沟通,足、身、手三动作协调配合,形成体内体外两个气场,内外气场交互感应,从而可稳定加强内气激导的能量和质量。同时激导穴窍自动开阖,收采天地气和中气,排除体内病气、浊气。
“后六十四式”除具有与“前六十四式”相同的特点和效应外,这套功法还起着加强气场和沟通体内“素质”通道的作用,它以每三节作为一“阴阳交替互转”的循环,行气路线是:阴阴转阳——阳阳转阴,运用对人体阴阳的“超平衡方法”,同时,在收气排气方面产生阴阳经络“双轨”运行的效应,即同时进行阳(经)排、阴(经)收或阴排阳收,所以行气路线较“前六十四式”更为复杂。两套功相互渗透,就可把穴、丹、经、脏全部沟通,特别是双手对全身贯气和点穴的部位包括了主要的关窍和炼丹“丹位”。
从功法阵列上看,“前六十四式”的步法结构有“纳卦”的效用(即:纳太极八卦)。按道家八卦功法的阵列,划分有“一字”八卦、“丁字”八卦以及“环状”的乾坤(或坎离)八卦。
“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式”属于“丁字八卦”,其步法阵列对应:“乾——坤”、“坎——离”卦位;“后六十四式”为“一字八卦”,其步法阵列为对应于“坎——离”卦位。由于大雁气功各套功法都有“纳卦”效应,所以这里附带谈一下其功法的“纳卦”特点,例如,“缠手八卦”是“乾坤八卦”阵列,“三叉螺旋功”则是“一字八卦”与乾坤八卦的混合阵列。其它如“五行八卦拳”、“开胸放香功”、“开发拳”则多纳运乾坤或坎离八卦。足、身纳运阴阳八卦,手划圆弧,形成为闭合气场,其能量最强。这就充分体现了阴与阳“如环无端,相抱相负”以及阴阳再分阴阳(老阴,老阳,少阴,少阳)的《易学》机理,使人体内部的沟通谐调并与天人沟通统一起来,此即为大雁气功气场强、功能高,沟通全面提供了物质前提。
2.大雁气功五行静功
五行静功行功中还可采用默念法,默念“功——成”二诀,此为万能口诀,它激导上下丹田,合和阴阳,主司开合。口诀默念亦可用通关结丹口诀,即“静不如松,松不如空,意领气行,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气贯十指(十趾)、力贯十指(十趾),意贯气到,道德得道”,形意气力合一,道德一体,周身圆通.
大雁气功高中级功,不论动功或静功,皆以形体姿式和口诀默念相结合进行导引,激导气机、气场更为增强,与基础功相比,在导引机制只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上述所说的四个方面的特点,渗透贯彻到高中级的每套功之中。
下面就各套功法的相关性,划分为五组,对每套功的基本机理作一些阐述。
(1)昆仑缠手八卦、拍打健身功、八字拔腰功
拍打健身功
全面拍通经络,疏贯三丹田,纳运八卦,有效调节脏腑和全身功能。
八字拔腰功
(2)三叉螺旋功、大雁掌、绵掌和三叉螺旋功
大雁掌
绵掌
(3)五行八卦功、开发功
开发功
(4)开胸放香功、佛禅静坐收气功
(5)安位静功、遥视炼丹静功、高级秘传静功和开穴静功
遥视炼丹静功开通涌泉和命门,以收进地气补贯上丹田,打开天顶穴,“收地气开天顶,采天气炼内丹”。通过手臂旋动,甩除病气,净化真气;中丹田(膻中气穴)收气补贯脑后海、脑神经和三叉神经气脉以及五官七窍。导通全身经络,补贯三丹田以及气库、带脉、膝软骨穴、昆仑穴等八大穴位。真气还元在下丹田筑丹,并充实上丹田。兼有治病、炼丹、开智益神之功效。
高级秘传静功以观窍法、手形导引和口诀默念等导通大小周天,并螺旋旋运真气循行全身(下、中、上),主练下中上三丹田,并有炼筑下丹田“内丹”的作用。真气从手经激导,循行肩井、环跳,运转小周天,下行涌泉,环行足经向上到下丹田聚丹,再环行上半:身到百会,转为大周天旋转,全身经络开通,真气最后还元归丹。
开穴静功可开穴通窍,调和气血,净化全身,并收气还丹。在打通人体“外经”的基础上,开通四条至六条“内经”气道:
①环跳两条;②前胸(胃咀)两条;③胸部(心脏)两条。并可调理三叉神经气脉,使气血旋运和调和,同时,采收大自然元气,排除人体病气浊气(排病浊气效应很强),使人体组织和真气得以净化,最后归元气还丹。
以上简练阐述了高中级各套功法的导引、行气和有关机理。
归纳起来,可以看出,各套功在修练上有着紧密的有机联系,而且随着练法不断深化,功力层次持续上升,从而在各套功之间产生“相济互激”的效果,前一层次为后一层次筑基础,后一层次则带动前一层次再跃升。练到“开发拳”,再练“前六十四式”,“前六十四式”的效应就更高更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