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本:五代烽烟中的勇将与忠魂廖理南

(2025-10-21 08:35:57)
周本:五代烽烟中的勇将与忠魂 

 廖理南

       皖江之畔的宿松,枕山襟江,自古便是钟灵毓秀之地。在五代十国那方撕裂的天空下,这片土地孕育出一位足以照亮乱世的将星 —— 吴国开国元勋周本。这位生于舒州宿松的寒门子弟,以钢筋铁骨的勇武、深谋远虑的智略与生死不移的忠诚,在藩镇割据、战火燎原的时代画卷上,镌刻下属于江淮儿女的英雄史诗,成为宿松乃至整个江南地区历史文脉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图腾。      
       一、草莽潜龙:寒微出身的打虎英雄    
       周本的传奇,始于乡野间的一声虎啸。史载其 “少孤贫,佣耕为生,然膂力过人,性刚毅”,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唯有一身天赐的勇力与不屈的筋骨。在那个虎豹出没、威胁乡邻的年代,他徒手搏虎的壮举,成为流传千年的民间传奇。《十国春秋》详细记载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场景:“尝遇虎于山径,徒手格之,裂其喉而毙,乡党皆异之。” 这份临危不惧的胆识,绝非匹夫之勇,而是藏于市井的英雄气概。成年后,他手持长矛闯荡江湖,“每战挺矛先驱,出入万众之中,莫有敢当者”,如同一把未经淬炼却已然锋芒毕露的神兵,静待乱世的召唤。正是这份在底层磨砺出的坚韧与勇毅,为他日后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埋下了命运的伏笔。       
       二、慧眼识主:乱局中的忠勇抉择       
       晚唐的风雨飘摇,为英雄提供了驰骋的疆场。彼时藩镇割据,群雄逐鹿,江淮大地成为各路势力争夺的焦点。周本遍历诸军,最终认定时任庐州刺史的杨行密 “有霸王之姿,能救生灵于水火”,毅然投身其麾下,这一抉择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在杨行密平定江淮、创建吴国的艰苦征程中,周本始终是最锋利的尖刀、最坚固的盾牌。        最能彰显其忠勇本色的,是那场惊心动魄的救主之战。据《新五代史?吴世家》记载,杨行密在一次战役中被敌军围困,“矢石如雨,众皆溃散”,身陷绝境。危急关头,周本 “单骑突入,身披数创,血染征袍,手中矛舞若梨花,连斩数将,杀开血路”,最终护送杨行密安全突围。此战过后,周本 “忠勇” 之名传遍三军,杨行密对其愈发倚重,将其视为心腹干将,每逢军国大事,必与之商议。这份在生死考验中铸就的君臣情谊,成为周本一生坚守的信念基石。       
       三、疆场砥柱:智勇双全的边境守护神     
       随着吴国政权的稳固,周本被任命为镇守吴越边境的最高统帅,肩负起屏障江淮的重任。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单纯的冲锋猛将,而是成长为深谋远虑的军事统帅。与吴越国的长期对峙中,他以 “守为攻,以智胜” 的战略思想,多次化解危机,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无锡之战。       
      当时,吴越国王钱镠亲率大军进犯,吴军兵力悬殊,诸将皆主张决战。周本却沉着冷静,分析道:“敌军远来,锐气正盛,不可硬撼;我军据险而守,待其师老兵疲,可一战而破。” 他一面下令加固城防,坚壁清野;一面派轻骑袭扰敌军粮道,设伏于必经之路。战役中,他巧用 “虚张声势” 之计,“夜举火鼓,佯作援兵至”,使吴越军首尾不能相顾。虽然此战未获全胜,但成功遏制了敌军的攻势,粉碎了其突破吴国防线的企图,确保了江淮地区的安定。经此一役,周本 “智帅” 之名远播,连对手钱镠也赞叹:“周本不死,吴不可图也。” 他用一次次胜利证明,真正的名将,既能横刀立马,亦能运筹帷幄。        
      四、权峰坚守:位极人臣的忠义绝唱     
       凭借一生赫赫战功,周本官至太尉、中书令,封西平王,达到了人臣的巅峰。然而,身居高位的他,始终保持着寒门子弟的质朴与忠诚。他治军严明,“赏罚分明,与士卒同甘共苦”;生活简朴,“家无余财,所居惟茅舍数间”;对待百姓,更是体恤有加,“劝课农桑,减免赋税,边境百姓赖以安”。这份清正廉洁的品格,在五代乱世中尤为可贵。        晚年的周本,却遭遇了吴国政权的惊天变局。权臣徐知诰(即南唐烈祖李昪)逐渐架空吴主,图谋篡位。作为与杨行密一同开国的元勋,周本痛心疾首,多次当面规劝徐知诰:“明公受杨氏厚恩,当尽忠辅佐,奈何谋夺其国?” 面对徐知诰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守气节,拒不依附。史载其 “忧愤成疾,杜门不朝”,最终 “绝食数日而卒”,以生命践行了对杨吴政权的忠诚誓言。这位一生征战的老将,没有战死沙场,却以如此悲壮的方式落幕,其忠义之举,感天动地,成为五代时期忠臣义士的典范。      
      五、青史流芳:桑梓铭记的精神丰碑        
     千百年岁月流转,周本的英雄事迹并未被历史尘封。《新五代史》盛赞其 “骁勇冠绝当时,忠义为世所重”,《十国春秋》将其列入 “忠义传”,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印记。故乡宿松的人们更是将其视为精神象征,代代传颂他的故事。        
      为缅怀这位同乡英雄,周氏后人、企业家荣华(1966.3~2023.3)牵头,于2019年10月在华亭镇黄大村且寄冲凤形山建起了周本墓(详见2021年9月面世的《宿松古今纵览》第4辑P231~250),每逢清明,百姓纷纷前往祭奠。如今,虽部分遗迹已湮没于时光,但周本的精神早已融入宿松的山水之间。当地的民间传说、戏曲唱段中,总能见到他的身影;“周本打虎”“单骑救主” 等故事,成为家庭教育的生动教材。他所代表的 “勇而有谋、忠而不迂” 的精神,不仅是宿松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望周本的一生,从草莽英雄到开国元勋,从疆场砥柱到忠义烈士,他用生命诠释了何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那个道德沦丧、礼崩乐坏的乱世,他的忠诚如寒夜星辰,照亮了人心的黑暗;他的勇武如中流砥柱,撑起了一方天地的安宁。今天,我们重温周本的故事,不仅是为了铭记一段历史,更是为了传承一种精神 —— 那种逆境中崛起的坚韧,危难中担当的勇气,权力前坚守的初心。周本,这位五代烽烟中的勇将与忠魂,将永远矗立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后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坚守正道,勇毅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