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吸血之后廖理南
(2025-09-26 09:06:56)
蚊子吸血之后
人类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科技之光璀璨夺目,然而,无论社会如何演进,科学如何昌明,蚊子——这微小而顽固的生物,似乎注定要与人类长久相伴,难以根绝。我虽非动物学家,无从确知蚊子离了鲜血是否真能存活,但有一点我深信不疑:吸血,乃是刻入蚊子骨髓的本能!
为了抵御这无孔不入的叮咬之扰,人类的智慧催生了无数避蚊、驱蚊、灭蚊之术:烟熏火燎,药雾弥漫,纱网阻隔……然而,蚊子的狡黠与顽强超乎想象。但凡有一丝缝隙可乘,它们便能诡秘地潜入室内,以惊人的敏捷和贪婪,执着地搜寻着温热的躯体——只为那一口鲜血!
吸血前的姿态,蚊亦各异:
- 有的嘤嗡作响,盘旋试探,仿佛在为猎物预唱哀歌;
- 有的则如鬼魅潜行,无声无息,直至你感到奇痒难耐,方惊觉已遭其毒手;
- 更有甚者,竟明目张胆,狂妄至极,直扑面门,毫无顾忌地叮咬!
凡尘中人,鲜有未曾领教蚊吻滋味的。我细细观察,发现一个近乎宿命的规律:一旦蚊子吸饱了血,它的生命之旅,便已临近终点——区别只在于时间早晚,以及死亡的方式不同罢了!
- 迅疾的终结:贪婪的吸食者,常在沉醉于鲜血时,被警觉的巴掌瞬间拍成齑粉,血债血偿,立时毙命。
-
侥幸的饱餐:那些趁人熟睡下口的“幸运儿”,或能饱餐一顿,甚至贪婪地将自己撑得滚圆如珠。然而,这“幸运”不过是缓刑。
- 它们可能因宿主的无意翻身而被碾作尘埃;
- 即便侥幸逃脱,那因饱胀而笨拙沉重的身躯,也难以支撑其远遁,最终只能狼狈地坠落于床头屋角,在膨胀的满足感中等待生命的枯竭。
蚊子的宿命,不由得令人联想到另一类“吸血者”——那些贪婪的腐败分子!刘青山、张子善、成克杰、胡长清……这些名字如雷贯耳。他们本不必沾染血腥(贪污腐败),凭借正当所得,足以活得体面甚至令人艳羡。然而,他们却如被无形的力量驱使,鬼使神差般伸出了罪恶之手。莫非其血脉深处,当真蛰伏着蚊子的基因?
愿那些尚未涉腐或正徘徊于深渊边缘的人们,能从这微小蚊虫的致命贪婪中,窥见那触目惊心的殷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