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宿松古今纵览
宿松古今纵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34
  • 关注人气: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祥作筏廖理南

(2025-07-21 06:46:57)
安祥作筏
 
廖理南

        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地位,过哪一种阶层的生活,只要他的内心非常安祥,就可以过得幸福。而一个拥有了很多物质享受,但内心纷乱的人,生活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惩罚,因为拥有的越多,他的欲望也就越多,他的痛苦自然也就更多。因此,幸福从何而来?要从内心的“安祥”中来。
       不论身份贵贱,生活贫富,心灵安祥才是幸福之源;若内心纷乱,虽物质丰饶,反成背负物欲羁绊的惩罚。诚哉斯言!面对红尘万丈,“安祥”这一叶古老的生命之舟,仍能载万千灵魂穿越汹涌波涛抵达幸福彼岸。
       历史长河中,安祥一直在为幸福托底,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明朝奇才杨慎年少登科入翰林,位极人臣;一朝卷入风云,贬至荒芜滇南。当其行舟于长江之上,听见两岸纤夫沉郁的号子声如鼓点般撞击心扉,不禁感慨万端:“是非成败转头空”——外在的权势与经历皆如过眼云烟,内心安祥方为不朽的生命归宿。这超越悲喜的智慧光辉,更早已闪耀在孔子赞许的颜回身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物质虽有匮乏,但颜回心田永葆清明,如莲花般于浑浊世境中亭亭而立,安祥带来的幸福远胜过一切华服珍馐。
       然而纷繁世间的物质堆砌,却常如野火燎原非但浇不息焦渴,反而加剧了欲望无止境的蔓延。《庄子》中曾警示:“得鱼而忘荃,得兔而忘蹄。”那些我们看重的功名利禄终究只是工具,并非目的本身——若沉浸于手段的迷宫中,便永失目的地的方向。叔本华深刻剖析:“生命如欲望钟摆之剧烈晃荡,在痛苦与无聊间来回摆动。”奢华的物质享受填补不了心灵的贫瘠,反而常使内在沟壑更深更阔。于是,本应滋养生命的“拥有”,竟会异化为欲望增殖的痛苦源泉。
        安祥作桨,我们需要主动开启驶向清明彼岸的航程。颜回“不改其乐”的欢乐并非命运的被动安排,而是灵魂主动锻造成的纯钢。李白挥洒“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飘逸,苏东坡镌刻“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皆为一种精神主体的主动选择与自我建构。面对纷扰喧嚣,古人早已铸就“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的智慧链条。唯有主动清淤杂念、澄净心神,方能真正护佑心灵堤岸,从而获得那份穿透尘世烟云的淡然安祥——它如月光洒遍大地般公平,既弥漫于黄金宫殿,也流淌进茅舍寒窗。
        时光流转,喧嚣或许更为刺耳,欲望的触角也延伸至更远。但生命的真幸福,终须我们放下紧攥身外之物的双手,让内心归于安祥的境界。当心灵这泓清泉映照出生命本身的圆满皎洁,物质得失的浮尘便无法再遮暗我们凝视幸福的双眼。
        安祥作筏,渡尽千年烟波;唯有在心湖里栽种莲花,灵魂才可在纷扰尘寰中开出属于自己的永恒芬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