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愿燃天地辉廖理南
(2025-07-10 15:32:21)
人生在世,有人如古人所忧,沉沦为“酒囊饭袋”,徒耗天地精华;亦有人精于算计,追求所谓“精致利己”,蜗居于一隅之中。这让我不禁想起两种截然相反的生命图景:一边是屈原行吟泽畔忧国忧民的憔悴身影,一边是金玉其外、心灵却蜷缩于奢华囚笼的利己者。当唯我独尊已成某些灵魂的深邃陷阱,我们确该以超越之念警醒:微躯虽渺小,岂可失却照暖他人、报效祖国、奉献天下的光华?
奉献之心,实为个体生命内在得以丰盈高贵的唯一泉源。被司马迁赞为“可与日月争光”的屈子,他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沉重叹息,早已越过千年时光隘口,让无数孤寂灵魂在暗夜中寻得灯盏。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之际,乃深悟医心之痛远重于医身之病;在他为唤醒沉睡心灵而拼尽生命韧性的一刻,那支如椽巨笔也就超越了笔墨工具本身,成为托起民族灵魂觉醒的巍峨灯塔。奉献并非生命额外的负重,恰是灵魂超越有限躯壳而臻于无垠广阔的必经阶梯。
当奉献精神广布如春霖,社会文明之舟才能扬帆远航。谭嗣同慷慨赴死前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是用自己的鲜血为黑暗闸门下的民族劈开一条缝隙;玄奘孤征西域十九载,带回的不仅是经卷,更是令华夏文明获得崭新滋养的智慧甘泉。念及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宏愿,其深沉的价值正源于由个体之“小我”通往众生之“大我”的永恒坐标。奉献不必皆轰轰烈烈,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发光,便汇聚成推动文明前行的星河。
于更高之境,奉献使得个体生命获得对抗时间流逝的伟力,汇入人类文明不朽的绵延血脉。但丁在放逐中创作《神曲》,曾喟叹:“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美德与知识。”他描摹的灵魂上升旅途,正是生命挣脱俗壳向上飞升的象征寓言。这“美德与知识”所赋予的超越性,不就是生命价值的深邃回响吗?当微小个体将自己投入人类整体命运的长河,有限生命便如浪花融入深邃海洋,获得对抗时间侵蚀的奇异力量。
是的,当无数微小星火怀着奉献天下之心,便能汇聚成驱散暗夜的璀璨银河。我们渺小身躯内蕴藏的星火,其价值不在于孤芳自赏的光晕,而在于愿为苍茫宇宙添一丝温暖的赤诚。当“精致利己”的迷雾散去,生命方显其本真面目——它本是收集光热以点燃他人的火种,最终将照亮民族复兴的壮丽前程,更融入人类群星闪耀的永恒夜幕。
何为真正的精致?它并非蜗壳中的自我陶醉打磨,而是将灵魂融入人类星空的壮丽绽放。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