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自己闲着,是身心健康的良药
廖理南
九十高龄的母亲,在我们记忆里从未停歇过。旧日农村风雨生计里,她如磐石般独自支撑起整个家;新世纪之后,全家人接她进城想着让她安享清福,可她依然和从前一样,洗衣烧饭、拖地缝补,就算闲着一会儿,也非得寻些事情做起来——她一生,就这样不停歇地忙碌着。
母亲这种忙碌,远非昔年艰难谋生时的被迫无奈,亦非精神无所托付的空虚填补。恰是这份“不闲着”,反而成了她身心康健最宝贵的良方。那双手似有使不完的劲儿,洗衣做饭、清洁缝补……劳作之中,身体循环畅达;有事可忙,却让她精神饱满,眼神清澈而专注。她总在“找事”做,正是这看似平常的“找事”,让她的手脚筋骨在时光长河中始终灵活自如,思想也在日复一日的体悟里敏锐如初——小小家园里每一滴汗水,都默默滋润着生命之树郁郁长青。
科学亦早已揭示,适度活动不仅畅通血脉,更能激活大脑神经,延缓岁月在肌体上刻下的锈痕。于母亲而言,忙碌正是生命的滋养剂;它让身体在活动中保持韧性,也让心灵因专注而不致荒凉。当生命主动寻找并沉浸于有意义的小事时,便仿佛给自身注入了活水源头——于其中生长着一种不易觉察的明亮生机,足以抵抗暮年灰暗的腐朽之气。
母亲那永不疲倦的身影,确实为我们捧出了一份生命的启示:忙碌蕴含的并非只是生存的喘息,更是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明澈智慧。
人若主动为双手和心灵寻得寄托,生命便不会轻易陷入无聊的泥沼;心甘情愿地去做些事,做点有益之事,自然让精神有所依托,身体也因之拥有稳固的活力基石。
母亲啊,您那从不让自己闲着的手脚,忙碌发出的声响,其实皆是我们聆听已久的教诲:琐屑家务中存着最朴实的生命哲学,在主动寻找与付出中,身体得以滋养,灵魂获得平静与力量。“闲着”或为苍白虚度的休止符,“忙着”却是生命昂扬健旺的进行曲——您那不知疲倦的身影,早已成为我们眼中最生动、最真诚的生命课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