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准治理之镜廖理南

(2025-06-24 14:08:54)
精准治理之镜
 
廖理南

        当人民网6月17日《禁止违规吃喝,不是吃喝都违规》的评论如一道清流激荡之际,我此前6月14日《治理的温度与刻度》、6月15日《层层加码的“禁酒令”:形式主义下的权力异化》的一点点思索亦在其间悄然汇合。此刻感慨良多:于大是大非面前冲破沉默,为正义与公理发声,既需洞察浮云遮蔽的锐眼,更需胸中无私的正气托举。
       违规吃喝,恰如公器私用的蠹虫,是以公共资源滋养私人宴席、以人情往来遮掩利益输送的腐败之态——它蚕食公帑、动摇秩序基石,自然应当如冬日冰雪遭春日阳光般被驱散。
        然而,某些地方闻令辄惧,为求“洁名”竟将正常人情往来与工作必要餐饮一概列为禁区,甚至矫枉过正至“一律不准饮酒”,这“一刀切”的冰冷枷锁,恰是懒政思维下的权力异化。正如《管子》所警:“誉不虚出,祸不空发”,岂能因惧怕抹黑而因噎废食?此种拒斥真实人情与常识的温度丧失,使治理的刻度模糊不清,沦为僵化工具的机械运作。
       真正的治理艺术,正在于精准界定“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在严格问责与包容人情间寻得智慧的平衡。恰如良医治病,既需勇气切掉病灶,亦需技艺保护健康肌体。我们当为公务接待厘清标准界限,更要坚决保障同志间真挚情谊和工作必要交流的合理空间。古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正是此意。唯有在制度刚性中注入理解关怀之柔性,政策才能避免落入形式主义泥沼,从而赢得广泛认同。人民网的论断,恰如这平衡智慧的一声清亮钟鸣。
       面对浪潮汹涌的治理呼声,我深感内心无私之正气是冲破迷雾的利刃。心中无惧私利牵缠,目光才能穿透“宁左勿右”的油滑屏障,直面问题核心。这胆气与正气相融之勇,恰是时代呼唤的“铁肩担道义”的精神脊梁。
       治理的温度与刻度,永远彰显着权力本真的映照:是锐利割除病枝的手术刀?抑或冻僵一切生机的寒冰?答案就在我们是否敢于守护那既明辨公私界限、又珍视人间烟火的精准治理之境。这考验着制度设计的智慧,更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灵魂深处对正义的忠诚与对现实的勇气担当——此乃照耀公义的不灭心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