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宿松古今纵览
宿松古今纵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34
  • 关注人气: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宿松有位“段青天”段佩明

(2023-02-26 16:54:21)
宿松有位“段青天”

    段佩明


  2014年5月,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青年学者张程连续五天讲述了晚清名臣段光清的事迹。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值得央视如此重视?带着疑问,著名的影视制作人黄结成先生于壬寅年冬,来到了位于宿松县凉亭镇段家老屋的段光清故居参观考察。
  段家老屋是一个小村落,依山临水,环境静谧,公元1798年,段光清就出生在这里。眼前的段光清故居,由于历史原因遭到拆除或改建,当年的景象已不复见,唯有屋前一棵古罗汉松,苍枝屈虬,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小时候的段光清志向远大、勤奋好学,清道光十五年,通过乡试考中举人,二十四年,又以大挑一等录用为知县,历任建德、慈溪、江山等地知县,后因政绩卓著,擢升为宁波知府、宁绍道台,乃至浙江按察使等职,有“浙省第一能员”之称。段光清在浙江为官期间,深入民间察访民情,善断疑案,深受百姓爱戴,当地人都称他为“段青天”。清咸丰九年,已晋封吏部左侍郎、光禄大夫的段光清奉旨北上,受到咸丰皇帝五次召见,并被咸丰皇帝授予“平易近民”的匾额褒奖。同治五年,年逾七旬的段光清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光绪四年病逝,享年八十岁,著有《镜湖自撰年谱》一书。李鸿章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段光清为官的传奇经历,“律法”上的成就,在今天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处理震惊朝野的“宁波盐粮”案,充分地展示了段光清深厚的为官为民情怀,充满智慧的舆情处置和断案能力。央视在播放段光清事迹结语中说:“在如今‘群体性事件’频发的转型期,段光清善于与民对话,寻求共识的作风值得借鉴。”
  不仅如此,段光清为官清廉,忧国忧民的思想,同样影响和激励着后人。
  近代,国家内忧外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探索国家及民族的发展出路,努力向西方学习,纷纷以兴办实业救国济民。1914年4月,段光清的曾孙段斌与兄曾裕两人,舍弃京城优渥的生活,毅然返回故里,利用祖宅开办北山中学,教化民众,为国家培育英才,更有段斌之妻贺荷珠变卖嫁妆,千金助学的佳话。今天,人才辈出的宿松中学,就是由北山中学演变而来。
  此次,黄结成先生考察段光清故居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拍摄电视剧《段青天》搜集素材。年逾花甲的黄先生冒着严寒,不辞劬劳,不仅走近了段家老屋,还实地考察段氏宗祠,饶有兴趣地探听段光清的一些生活细节。同时,他还对故居的文物保护,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不能让祖先的基业在我们手中毁了!”陪同考察的段氏后人段振源说道。这位退休教师介绍,当地段氏后裔正在募集资金,修缮祖屋,让子孙后代有一个缅怀先祖的地方。此举得到了县、镇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自磊、文物局齐小荣局长、镇机关邓顶峰委员等领导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指导工作。
  近年来,宿松县高度重视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开发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挖掘名人文化的当代价值,将历史文化名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宣教功能,融入新时代各项发展建设中,充分发挥历史名人的教化功能,塑造“新时代宿松人精神”。
  其实,段光清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个缩影,对他的关注和重视,无疑折射出时代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