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宋清辉独角兽概念股香港文汇报 |
分类: 香港文汇报 |
新经济、“独角兽”是近期资本市场的热词。其实,独角兽概念并不稀罕,只是刚好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一系列
“偶尔”的因素下,市场近期对其进行了狂轰滥炸的炒作。以往一些规模较大公司IPO时,研究机构和媒体都会将已经参股这家IPO的上市公司罗列出来,有时还会列出与之业务合作、有供应需求等方面的上市公司,以告知投资者这些个股都是此次IPO的受益股。如今,因为一个如此特殊且显得“珍稀”的名词,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概念炒作又忽悠了不少人。
独角兽概念的火热,说明A股当前真的很缺热点,否则资金也不会一拥而上去争夺这些对概念股既无实质性业绩利好,也无实质性技术性利好的题材。炒作资金只管自己的举动是否盈利,不会考虑独角兽公司会否创造什么经济效益或是取得什么样的盈利。如其所愿,独角兽概念这个股市新词汇已经深入人心,预计未来还会继续在A股市场中多次显威。
股市资金对独角兽概念的炒作,会对部分独角兽公司或是未来有潜力成为独角兽的企业起到支持的作用。中国大量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如今依然面临多重发展压力,其中就包括了资金和资源问题。上市公司参股独角兽公司可以获得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获得独角兽公司的分红收益,增加了上市公司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会因为独角兽公司的IPO而受到资本市场的再次关注,对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企业形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增值作用。
警惕浑水摸鱼“攀亲”
在资源问题方面,上市公司作为独角兽类公司的股东,为了实现自身目的,自然也会提供相应资源为参股公司牵线搭桥,以供独角兽类公司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加快这类公司的成长、实现盈利。此外,除了短期的炒作,独角兽概念也不一定安全,其市场价值也不会因此而增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判断还是要基于其主营业务、业绩情况、研发投入、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来判断,除非这家上市公司是专职投资机构。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本栏逢周一刊出
前一篇:宋清辉:冷眼看待独角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