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清辉:中国资本市场化体制建设仍有提高空间

(2016-06-15 06:53:01)
标签:

宋清辉

a股

msci

宋清辉频道

分类: A股風雲

宋清辉:中国资本市场化体制建设仍有提高空间
A股MSCI大考再次失败原因曝光


A股第三次被MSCI新兴市场指数拒之门外。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5点,MSCI明晟发表公告表示,暂不将中国A股纳入到其全球基准指数中。而A股延迟纳入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市场准入问题悬而未决。

MSCI公司发表的公告显示,大多数投资者强调,QFII额度分配和资本流动限制的相关制度进展以及交易所停牌新规的执行效果仍需要一段时间去观察。

A股没有通过MSCI大考,再次被拒,说明中国资本市场化体制建设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外国投资者要推出A股对冲产品,必须先获得中国沪深两大交易所的认可,或是被拒的主要原因之一。整体来看,MSCI此次的表态较此前有着很大的不同,未来A股纳入或只是时间问题。

2015年下半年至今,A股纳入MSCI指数的技术性制约和政策疑虑已基本消除,例如对QFII投资本金不再设置汇入期限要求,简化QFII申请及额度审批程序,根据投资基金规模确定QFII额度,放松QFII项目下的资本管制,QFII项目准入扩至16个城市等。不过,A股纳入MSCI至关重要的一步仍是取消ETF等A股挂钩衍生产品海外上市的预审权,但至今却没有取消预审权的进一步动作,虽然监管机构大幅度改进了停牌机制。

从全球层面其他纳入国家的经验来看,纳入过程很长,一般会持续数年,初始纳入的比例也不会太高,加上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仍受到严格的额度管控,即便纳入带来的增量资金也非常有限,但会给国际资金配置A股提供更多的渠道,A股纳入MSCI指数只是时间问题。正如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6月12日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的那样,不管是否纳入MSCI,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都不会停止。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不能一厢情愿,MSCI指数是对方制定的,A股是被评估方,决定权不在A股手中。不过,随着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和A股的各项制度日趋完善,从目前看2016年底纳入MSCI的概率较大。中国A股将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这种趋势不可阻挡。


本文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