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宋清辉乡村规划 |
分类: 宋清辉频道 |

乡村发展缓慢,除了劳动力、乡村底蕴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少有效的乡村规划,在没有发展纲要以及执行者执行的情况下,乡村的发展可谓是走一步看一步,一切由乡村干部说了算,后面的发展又由下一任干部说了算。
我们的乡村规划围绕着两个难题,一是无法为全国的乡村制定统一的规划,这是因为我国地理辽阔,各地文化、语言均有不同,尤其是55个少数民族的规划制定更不能做统一部署。另一难题就是在对农村规划实施的主体中,缺少对农村规划的能力。
国家有国家的规划,城市有城市的规划,乡村自然有乡村的规划。只不过我国村庄数量极多,分布广阔且乡村规模相对较小,再加上我国各地文化复杂多样,乡村规划更是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做国家规划的人们是全国各地精英中的佼佼者,为各个省份做规划的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然后各个城市将优秀的和普通的揽去,更多的人是再给企业打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哪些人在给乡村做规划?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不断鼓励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恕我直言,在我国大部分乡村中连年轻人都留不下来,还谈何年轻化?新闻报道中偶尔谈及到几个大学生或是更高学习初出象牙塔的孩子们就职村官,但这种知识青年下乡当村官也就是个别现象,更何况下乡当村官是镀金的必要过程,任期满后拍拍屁股走人,没准还是一堆烂摊子。
当前,乡村规划的制定者以及执行者主要以年龄大、文化知识水平低的人群任职,他们在村民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但并不具备治理一片区域的能力,当上头政府下发文件要求进行乡村规划时,也只能依葫芦画瓢凑合了事,乡村规划的基础从本质上已经不牢固。
但就整体而言,我们的乡村规划主要围绕着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美丽中国,另一个是城镇化。可惜这两个关键词落实到乡村,就会被理解为是“多种花”和“多盖楼”,而且这两项工程是可以让乡村干部捞到大量油水的。
但由于山高皇帝远,在当前大打老虎的过程中,乡村干部们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威胁,他们更可以胆大妄为以自己为主,能贪就贪,不能贪的想办法也要贪。对乡村而言,这些干部们没有政绩要求、没有外部压力,就更没有必要做乡村规划。高层无法管理、自己恣意妄为,这两个因素令乡村规划难以落实。
当前,一些乡村政府甚至是贫困村为了自身目的,拍板了大量的面子工程,如装修乡村政府大楼、如把修好的路撬了重修、如建立一些没有实用的雕像和建筑,这些工程并不能让村民们受惠,反而会加大乡村的财政负担。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反腐倡廉工作时,不少自称吃百家饭长大、一切为了相亲的“老大粗”们,暗暗的在想我还能再捞多少钱。
实际上,乡村规划的设计对乡村发展必不可少,如今一家公司对企业发展的规划都需要专人来做,更何况一个区域的发展?既然如此,国家为什么不培养一大批专业的规划人才到各个乡村进行考察,通过不同乡村的人文、发展、经济情况制定二十年甚至是五十年的发展规划,经当地政府同意后成为具备法律效应的当地发展规划,每一任乡村干部都必须按照乡村规划进行工作。
这些规划人才能够更加客观的对乡村进行了解,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看见乡村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方向,因此能量体裁衣做出适当的规划。这项工程的规模将非常庞大,耗时也会非常长,但我相信如果这么去做,能够给超过80%的乡村提供符合乡村情况、适合乡村发展、最大限度发挥乡村经济效用的规划。而这种乡村规划时这些“土皇帝”们无法干涉、无法否认“上一届”的文件,每届干部都必须按此严格执行,上级领导会定期对规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多次未能按规划实施的乡村干部将会受到惩罚。
(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