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功能退化成长轨迹自理自我意识杂谈 |
几点做法愿与大家交流:
1.我国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从小的习惯意识会决定孩子的成长轨迹。不要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就可以原谅,而给他一个放任的空间。其实,孩子是最会看“眉眼高低”的,什么是规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一定要在启蒙时期让她感知,如果想等她长大了自己明白,恐怕为时已晚。
2.隔辈老人对孩子的宠爱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教育难题。很多父母都认同:家庭教育要一致和谐,不能各自为政,给孩子寻求庇护的空间。然而现实中,爸爸妈妈教育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却心疼的不得了,只要孩子张口,一切要求都满足。很多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脾气越来越大,自我意识空前膨胀,唯我独尊。看似疼爱,但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融入社会?老人爱孩子,那就要把他们拉到我们的阵营里。爷爷奶奶溺爱了,最好由爸爸去开导老人,姥姥姥爷惯着了,就让妈妈去说服一下(这样的角色安排利于谈话的和谐进行)。只要都明白是为了孩子长远好,基本就可以保持一致方针。
3.应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任务不代替,比如作业,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她明白放学回来,洗洗手,休息几分钟,就开始做作业,当天的作业一定保证完成。如果孩子想拖拉,或者忘记作业,第二天老师批评惩罚,不帮孩子找理由解释,让她明白作业是她的学业任务,没人可以代替。这样家长和学校要求一致,孩子就会约束自己。否则从一次、两次的侥幸中看到机会,让孩子形成作业可以推脱的意识,对她今后的发展肯定不利。
4.教育专家曾讲过:勤快妈妈养出懒孩子,“懒妈妈”反而培养出勤劳的宝宝。是呀,如果事事家长亲力亲为,孩子自然不必干什么,长此以往,功能退化就是必然的。如果从小让她多说、多做,她会觉得这些我可以做,也是我应该做的,慢慢地成为她习惯做的。我们身边就多了个自立自理的小帮手。http://s10/bmiddle/70afebd3t974394073fc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