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读过《小李飞刀》,只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里面的一些话,觉得是吹牛皮的,人到中年再读古龙,才知白天不懂夜的黑。突然觉得,今生能够读到古龙,实在是一大幸运!
古龙的李寻欢,金庸的令狐冲,莫不是壮士暮年一种完美的畅想!
人世间的悲剧本是无力、衰弱的表现,然而在古龙的笔下巧妙地转化为巨大的反击战,这不仅仅是幻想、狂想,也是古龙先生对反者道之动的诠释,这种诠释相对于历史上那些文学家、思想家一点也不逊色。
富强武威、不可一世的上官金虹,美艳动人、心思缜密的林仙儿,冷酷无情、坚韧强悍的荆无命,好强执拗、善良单一的阿飞,惊心动魄地演绎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的大道。
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但人总是处在局限之中,要么身在局限中,要么心在局限中,意识到局限是最令人折磨和愤恨的!在局限里,读一读古龙,幻想一下李寻欢的局与破局,也许会心情舒畅许多,开阔许多。
“金丝甲虽然是防身至宝,但你得了有什么用呢?你就算穿着十件金丝甲,我一刀还是可以要你的命,你何必为了它拼命?”他叹息接着道:“世间的宝物,唯有德者居之,这种东西更不是你们这种人应该有的,你将它送给我,也许还可以多活几年。”
他脸色仍然阴森森的,只是向阿飞拱了拱手,道:“阁下请吧!江湖中本来就是这么回事,谁的刀快,谁就有理!”
何必逞人舌之利,须知利在口舌,损在心头,不能伤人,徒伤自己。
他抢了十万两银子,就用一百两去修桥铺路,晚上杀了一百个人,白天却来施粥赠菜——一个强盗若是想做善人,比任何人都容易多了。
我很了解这种痛苦!很了解——我只希望你明白,这种痛苦绝不是杀人就能减轻的,你无论杀多少人,也不能将这种痛苦减轻半分。
她既不值得爱,更不值得思念。不幸的是,一个人往往会偏偏爱一个不值得爱的人。
《解深密经》长老善现对佛讲:“世尊,我知有情界中,有无量无数不可说有情怀增上慢,为增上慢所持执故,记别所解。”这是说人大多被自己的习气主宰着,只认可自己所理解的,总觉得的自己领会的那部分才最有价值。这既是人认可、凸显自我生命价值的基础,也是人争斗、仇恨的根源。不可缺失,更不可固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