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1930年6月30日出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有人评价索维尔的分析戳穿了假高尚之名行恶者的伪装,同时它提醒每一个人如何分辨是非善恶。然而这些话也总是让敏感的人读来感觉到满满的智慧感或正义感,一旦回到现实中,再看看这些话能带给人什么呢?除了忿恨和破坏生命的和谐还能带给人什么呢?有实力的人受到感染,会把自己的反抗一股脑发泄出来,这个反抗的发泄与索维尔所谓“圣化构想”者的动机和行为又有什么本质的分别吗?没有力量的弱者受到感染,反抗之欲难以呈现出外在现象,也就只能压抑自己的情感,戕害自己的身体内的和谐。杀人与杀己,不都是杀么?
老子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但人们搞的清楚哪个是大道哪个是大伪吗?
在以人的感官经验为主导的所谓物理世界上,牛顿的运动定律是人的经验不可驳斥的,也是人的经验无法抗拒的。牛顿讲:每一作用力必有一相等的反作用力;任何两物体相互的作用力,必定相等且方向相反;作用力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永远成对存在,而且力量相等、方向相反。
印度圣者尤迦南达据此讲:整个现象界悬宕在两极之间无情地摆动,物理、化学或任何科学,都没有出现违反此原则之特例。但是人的主观意志总是企图打破这个原则,人在观察和体验外在世界时,非常清晰地遵循着牛顿运动定律,并利用定律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极大利益。可是一旦进入主观意识的境界,牛顿运动定律所谓的“相反作用力的对等存在”这条原则似乎就模糊不清了。人在自己的意念中总是把自己的存在感放大,把自己的意欲放大、冠之以正义、道德、法律之名而忽略掉反作用力的存在,总是强化正义、道德这些褒义词,认为邪恶、卑鄙等贬义词是不能和其对等的,在意念中把它们挤压到似无立锥之地,但是在现实中又不得不在克服这些贬义词时全力以赴,付出巨大代价。人们在意念中否定牛顿运动定律,于是产生种种幻象,由幻象产生种种争斗,这种斗争与物理世界的种种机械运动,不过多了些人的欲望吧!所谓的理性世界,终究没有脱离物理世界的纷乱。
人总是陷在意念的想象中,认为一种想象比另一种想象更可信、更科学、更美好。如果都是想象,哪一个会更美好呢?人们对事实上并不是具体实存的东西贴上标签,似乎是一种主动、一个掌控,实际上不过是产生攀执而障碍了自己。人陷入思想困境难以自拔,并非是某种事实的结果,而是完全出自某种愚蠢至极的信念。
千百年来先知给予人类的功课就是去克服意识的幻相。人类最后的目的,就是超越创造的二元性,认识造物者的一体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