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分为二的苦恼

(2020-09-12 14:01:35)

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1930年6月30日出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索维尔在其《知识分子与社会》这本书中分析了一种萦绕在当代人心头的一种压抑感的源头:常有人拿道德大棒来打人,谁不用他的模式思考,谁就缺乏道德感;还有人拿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那些话来噎人,谁不用他的模式思考,谁就愚蠢。 对前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得道德霸权。对后者来说,相信世界有解决一切问题的“万应良药”。

 以上两种思考方式,被索维尔称为“圣化构想”。这种不是建立在事实上的“政治正确”论调,在索维尔看来,是摧毁个人智慧和社会秩序的毒药、巨毒。

有人评价索维尔的分析戳穿了假高尚之名行恶者的伪装,同时它提醒每一个人如何分辨是非善恶。然而这些话也总是让敏感的人读来感觉到满满的智慧感或正义感,一旦回到现实中,再看看这些话能带给人什么呢?除了忿恨和破坏生命的和谐还能带给人什么呢?有实力的人受到感染,会把自己的反抗一股脑发泄出来,这个反抗的发泄与索维尔所谓“圣化构想”者的动机和行为又有什么本质的分别吗?没有力量的弱者受到感染,反抗之欲难以呈现出外在现象,也就只能压抑自己的情感,戕害自己的身体内的和谐。杀人与杀己,不都是杀么?

老子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但人们搞的清楚哪个是大道哪个是大伪吗?

在以人的感官经验为主导的所谓物理世界上,牛顿的运动定律是人的经验不可驳斥的,也是人的经验无法抗拒的。牛顿讲:每一作用力必有一相等的反作用力;任何两物体相互的作用力,必定相等且方向相反;作用力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永远成对存在,而且力量相等、方向相反。

印度圣者尤迦南达据此讲:整个现象界悬宕在两极之间无情地摆动,物理、化学或任何科学,都没有出现违反此原则之特例。但是人的主观意志总是企图打破这个原则,人在观察和体验外在世界时,非常清晰地遵循着牛顿运动定律,并利用定律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极大利益。可是一旦进入主观意识的境界,牛顿运动定律所谓的“相反作用力的对等存在”这条原则似乎就模糊不清了。人在自己的意念中总是把自己的存在感放大,把自己的意欲放大、冠之以正义、道德、法律之名而忽略掉反作用力的存在,总是强化正义、道德这些褒义词,认为邪恶、卑鄙等贬义词是不能和其对等的,在意念中把它们挤压到似无立锥之地,但是在现实中又不得不在克服这些贬义词时全力以赴,付出巨大代价。人们在意念中否定牛顿运动定律,于是产生种种幻象,由幻象产生种种争斗,这种斗争与物理世界的种种机械运动,不过多了些人的欲望吧!所谓的理性世界,终究没有脱离物理世界的纷乱。

人总是陷在意念的想象中,认为一种想象比另一种想象更可信、更科学、更美好。如果都是想象,哪一个会更美好呢?人们对事实上并不是具体实存的东西贴上标签,似乎是一种主动、一个掌控,实际上不过是产生攀执而障碍了自己。人陷入思想困境难以自拔,并非是某种事实的结果,而是完全出自某种愚蠢至极的信念。

千百年来先知给予人类的功课就是去克服意识的幻相。人类最后的目的,就是超越创造的二元性,认识造物者的一体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