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房子,小汽车,早婚育:四线小城青年的幸福在哪里?

(2017-02-08 17:41:49)
标签:

杂谈

来源:盛景商业评论(ID:sjwl360),作者:王悦 / 编辑:sunny

​推荐自:VC互联网分析频道 微信ID:qianhaoapp

大城市的剩男剩女,小城镇的高额彩礼,这话题及案例每隔一个周期就会被媒体翻出来,热热闹闹讨论过一阵之后,又回到日常的轨迹。

在北京的我,已经有三年没有回乡,这次春节回家,一方面是想去看看故土,一方面也是为了参加一个婚礼。意外的收获是,在家遇到了好几对年轻的小夫妻,以及单身中正在寻觅对象的年轻人,和他们一起聊聊,感受了一下他们的择偶观、家庭观,也让我不断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幸福的意义。



01

要结婚?先买车和大房子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p8x4MibY8l2AWzoktdjLKmxatwNxyicTwhvGnSsJDj24W1vbiccuoDjEfeHFhKctVic9IibmfqTLadCZXt9nMvIGn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这几年的各类回乡见闻中,“乡镇户户有车,大多数人在城镇购房”让蜗居在一二线城市的人惊异,但的确是已发生的现实。这次回家见到的几对年轻夫妻,确实都已在小城市购房,且面积多为130平左右、在北京人眼中绝对的大户型的房子。四线小城的房价虽然有一阵子飙升,但现在稳定在了4000、5000左右,对于在外打工几年或者男方家里稍有积蓄的家庭来说,凑齐十来万的首付款并不是难事。

但在城镇或者农村,对于购房的观念基本上是男方家庭的事,这一观点仍深入家乡人的心理。所以,有好几个男孩的家庭,相对来说负担要重一些,也正因此,在平时的闲谈中,这样的家庭往往也从被羡慕的对象,变成了被同情的对象。

这次春节遇到几个26、7的单身男青年(对,家乡少有单身女青年),在四线城市的大多数人眼中,他们已经算大龄青年,因此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家人,都会因此有一定的焦虑,而春节也成了一个相亲的重要时点。

我询问了一下原因,原来,很多男青年单身的原因,还是在于经济实力。如今,在城镇有房、有辆十万以内的代步车已经成为当地家庭的标配。但有的家庭因为自身经济原因,尚无能力满足这样的要求。但正如我之前所说,因为家乡的房价总体不高,所以单身的男青年数量,远没有一线城市这么高(虽然在一线城市,单身女青年要远远多于男性)。


02

婚恋年龄偏早,20出头当母亲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Dp8x4MibY8l2AWzoktdjLKmxatwNxyicTwdiayw23BBJ9IiakibtnowDX0CnI8x2hh2mXGy0gcQ4JeWyNYpJnrEFhibg/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这次回家乡遇到的几对年轻夫妻,多数高中或者大专毕业,所以毕业年龄偏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工作时间早的缘故,他们在婚恋方面也相对较早。他们大多数都是出生于 89-95 年,但婚姻状态却有 1-3 年。有个 93 年的小姑娘,如今已有三岁的宝宝。

他们大多数在校园时或一离开校园参加工作,就会开始寻觅结婚对象,顺利的话 1-2 年就会谈婚论嫁及准备生孩子。我想,这一点可能跟小城镇生存压力相对小,经济状况相对宽松有关。

在家乡的年轻人很少有为了工作或事业推迟结婚生子的想法,在他们的心中,婚姻与家庭,是比事业和工作更重要的所在。

年轻人结婚生育早,长辈也顺理成章快速进阶,很多 50 来岁的叔叔阿姨,如今已经当上了爷爷奶奶。年轻结婚生育的好处是在照顾孩子方面有更充足的精力,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他们有更充沛的体力照顾下一代。


03

阴暗面:离婚率在上升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p8x4MibY8l2AWzoktdjLKmxatwNxyicTwkVK9kwX9vpUIPYSYvDrxBIE45pWxYLz934Cu39osTMj1mfC3POmSr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这一代的年轻人比起父母辈,更注重自由和好的家庭感受,但婚姻往往是复杂的,所以尽管在宴会上谈起谁离婚了,大多数家长及同辈会抱有同情的态度,但现实中的离婚率确实在攀升。20来岁的年轻夫妻、30多岁的青年夫妻、甚至40、50岁的成熟夫妻们,都不缺乏离婚的案例。我在家期间,也有听到20岁就结婚,21岁生小孩,到24、5就离婚的案例。

在一二线城市中可能许多人还没有进入婚姻的殿堂时,很多同龄人就已经完成了组建家庭并解体的过程。这其中的原因肯定很复杂, 但根据我所听到的,“感情不好”还是最大归因。至于为何会出现感情问题?是否是因为进入婚姻中的年龄过小,还没有认真思考清楚人生、婚姻这些大命题?还是因为双方要外出打工,聚少离多等和经济相关的因素?这一点,我不敢妄下结论。



04

四线城市的女性消费力凸显?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p8x4MibY8l2AWzoktdjLKmxatwNxyicTwe6FdOgn8VJE05JEOy0EmrLQVib9IVAgcbT43bZILe1fzywhxibPh7qT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春节前读到过一篇文章,说目前的小城镇青年有一个趋势,女性可能20左右结婚,一年两年生子后进城不愿意再回去,4-5年是一个周期,如果周期内与她成婚的男性没有追上她的上升速度,就很可能导致离婚。当时只是注意到了这种说法,但回家观察,的确有这样的事例。

在家乡的女性,也需要工作,尽管薪水可能比起一二线差别较大(多数在2000-3000,但好处是基本不用加班且没有什么压力),但已经足够保证自给自足及自己的社交圈等。家乡见到的这几位年轻女性,都化着韩剧里流行的一字眉及妆容,穿着打扮和一二线城市女青年没有什么差别,谈吐大方,待人接物也出色。相比较而言,她们的男性伴侣从气质、穿着和谈吐上都要弱许多。

在我看来,这样的现象凸显出很多问题,比如有可能是男性的综合素质走在了女性之后,但从商业的视角看,这更凸显出女性的消费欲望要高于男性:他们乐于追逐大城市的潮流,更愿意寻求能凸显其品味的消费,也愿意把不多的收入花在这一方面——这也许与她们多数没有房贷压力,也不需要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奔波,甚至不需要在子女养育上花费太多时间有关。

正因为受这多种现象的冲击,笔者才有了对这个命题的思考:四线城镇的年轻人们到底应该如何挑选伴侣及婚姻?与一线城市的青年男女相比,他们的生活是更幸福还是不幸福?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p8x4MibY8l2AWzoktdjLKmxatwNxyicTwR9VqCwyRvTrTGctKqplm5RxSVptpyKNVqtDxLibEjBTssoICzmRhzs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反观在一线城市过着几乎在所有方面都相反生活的我们(生育晚,工作和事业重于婚姻和家庭,当然房子和车子倒也算是标配),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什么才是自己应该寻求的幸福?

这是笔者从女性视角观察到的一点东西,得到的一些启发。【注:笔者的家乡是湖北省中部的一个四线小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