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去4年,罗辑思维给我的10点启发

(2016-12-22 12:40:39)
标签:

杂谈

出品 | 插坐学院(ID:chazuomba),作者 | 何川(插坐学院创始人)

推荐自:VC互联网分析频道 ID:qianhaoapp


从2012年12月21日,到2016年12月21日,罗辑思维 4 周岁了,先说一声:生日快乐。


过去四年,不论作为一个读者、观察者、合作伙伴,还是作为一个后辈,我从罗辑思维身上收获的启发,都非常多,在我看来,罗辑思维最难得是:


罗辑思维不仅分享、分析了太多好公司和好商业模式,罗辑思维本身也是一家好公司好商业模式。


所谓知易行难,罗辑思维扛过来了。


克制


如果你仔细翻看罗辑思维的内容,你会发现:


在同量级的“大V”中,罗振宇极少谈及家国情怀等大的价值观的话题,他无非就是把努力把一些前沿的碎片化的知识,梳理出来,呈现给大家。


换句话说,罗振宇在踏踏实实做知识服务。他最大程度克制了内心的情绪,也因此摆脱了”话语影响力”带来的“社交虚荣”。


本分

如果你仔细翻看罗振宇的微信朋友圈,你会发现,他的底层人格,是一个三四线城市游手好闲的段子手。除非偶尔特别严重的雾霾和假药,他几乎都不会发表什么评论。


这并不是说,罗振宇没有情感,而是他不轻易表达。他知道自己最大的责任,是做好知识服务这门生意。所以,克制也成就了他做为一个创业者的本分。


饥渴

直接表现,就是疯狂的学习与思考。这一点,最能从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CEO 脱不花的朋友圈看到。她经常恨不得满地打滚、下跪磕头一样的求:


大家认不认识谁谁谁?

大家认不认识谁谁谁?

大家认不认识谁谁谁?


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她发现一个问题太有意思,或者一个人太他妈牛逼了。她想了解,想学习。


然后,她就会发一条朋友圈。


死磕

这一点上,整个罗辑思维团队都如此。


我曾听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快刀青衣讲过一个故事。


他们做得到 APP ,一个工程师收到用户投诉,说有一个 BUG ,但这个工程师怎么都测不出来,又把全罗辑思维的手机,都当成测试机,依然没测出来。


他就联系那位用户,说要上门拜访,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那位用户在上地,罗辑思维在通惠河北,两个人正好从北京东南角到西北角,直线距离 20 公里的一条对角线,坐地铁最快1个小时。然后这位工程师晚上下班就去了。回来把问题解决了。


快刀说,这其实是一个复现概率远远不到 1% 的BUG ,也不是核心功能。作为工程师,他完全可以不管,因为他上面有测试、有产品经理、有运营,但他能去,说明他在意用户体验。我们并没有人安排他去,是他自己想去的。


仗义


只认交情,不论是非。

就是对朋友够意思,不解释了。


开放多元


开放是罗辑思维的基因,开放的具体表现就是不强加价值观,就是接受多元。所以,从罗辑思维的发展脉络到内容丰富性,我们都可以看到罗辑思维的开放性与包容度。


比如,他们会专门邀请一位冷门专家,讲解一门冷门知识。他们会从知乎上邀请一位高手,来公司培训如何拆解知识。


他们在得到的专栏内容上,也做到了这一点。开放多元的结果是丰富性,丰富性的结果,自然是更好的用户体验。


当然,如果你熟悉罗辑思维的赵小凡,你更能体会到,罗振宇的包容性有多大。


娱乐精神


罗辑思维的办公室里长满了逗比。


当你面对罗振宇、脱不花、快刀青衣,其中任何一位,坐到一起聊天,都会不停的发生一件事儿: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有时候真想问他们,那么好笑吗?

然后,他们笑声更大了。

我也就不想问了。


另外,还有一件很奇葩的事儿。


罗辑思维曾经一口气提拔了 10 个副总裁。


据说主要原因是,每次外部合作,对方都会挑 title 的毛病,比如“我们副总裁出来的,你们怎么只来了一个总监啊”等等。


于是,罗辑思维就是一口气提拔了 10 个副总裁。所以,这些副总裁对外才有效。对内只有一个情况下有效:发红包的时候。比如春节,罗辑思维公司微信群会有这样的场景:


大家过年好,我们长老会——罗振宇、脱不花、快刀青衣——给大家发红包啦!新年快乐!


此处开始飘过一群抢红包的消息。


抢完之后:


接下来,我们有请副总裁们给大家发红包。

……


高举高打


曾经有同学问我,罗振宇当初为什么选择 60 秒语音开始运营微信。要知道,那会儿可不是现在啊,那会儿内容都还一堆红利呢,为什么他那么好的内容,一定要让大家语音回复关键词呢?还没有阅读量……


在我看来,这就是高举高打。那怎么才能做到高举高打?


首先,冲破常规思维。


罗振宇早年在央视做制片人,那属于央视里权力最大的一拨人,每年也掌握几千万预算,做的都是名人访谈。所以罗振宇自然不缺格局和视野。他在做微信的时候,虽然并不一定想清楚以后的事儿,但至少他应该明白,阅读量不是他做微信的目标。


后来卖会员卖月饼都是这个玩法。会员不承诺任何服务,主打“爱的供养”。卖月饼呢?选择了全中国人民最不喜欢吃但又基本都会买的一种食品。按理说真难啊,但难才有价值,出奇才有话题。


再后来,做跨年演讲,一卖 20 年。也是从来没有过的玩法。为什么要选择在元旦跨年演讲?罗振宇的原话是:元旦三天,全国人民都在放假,只要我演讲的内容在基本面以上,我就有机会刷屏三天,刷完这三天,我就拿到了全国人民一年话题份额的 1% 。这不就是一种顶尖的商业模式吗?


最近,罗辑思维坚持在得到 APP 上直播周会,向自己的同事和所有用户开放,这也是一种很反常规的运营手段。具体有多少背后的意义,大家思考吧!


其次,坚持头部运营。


从李翔、李笑来、刘润、万维钢、雪枫,这些人基本都是各个领域的 NO.1 ,只和最好的合作,就是罗辑思维选择合作伙伴的潜规则。


大舍大得


这块透露一条内部消息,据说得到APP前段时间决定放弃和一位特别出名的老师的专栏合作,这位老师是什么量级?


只要在得到开通专栏,最少也能帮得到转化 100 万付费用户(注意,不代表专栏订阅用户,因为得到的付费产品非常多),但打磨几个月之后,罗辑思维团队认为,这个内容气质和内容基本面,和得到 APP 的内容要求不符合。


于是,坚决停止了合作。


如果不是在不佳体验上的大舍,能有得到如今的快速增长吗?


另外,据我所知还有一件事儿:


罗辑思维在战略上从电商转为知识服务,也是自断了几个亿的收入的。但只要想清楚了战略。罗辑思维都可以快速做出取舍决定。


定期清空


不恋战,一心向前。


以上,是我这几年,在罗辑思维身上收获的启发,至于得到 APP 的内容启发就更不用说了。


今天插坐学院节选了曾经发过的 7 篇跟罗辑思维相关的干货,做了一个整版内容,作为礼物,感谢过去这两年,罗辑思维对我们的各种帮助。


最后,再真心说一声:


罗振宇老师、脱不花老师、快刀青衣老师,以及罗辑思维很多骚气、可爱又能干的伙伴们,小凡、诺诺、启娜、丽莉、曾捷、朱玛顶…


祝罗辑思维 4 周岁生日快乐!

我们无比期待越来越好的得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