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来源:菜刀少爷(ID:mrcaidao)
推荐自:钱皓-互联网分析频道
一、自律是生活的基石
据说史蒂夫·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九点前把一天工作做完。乔帮主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
自律是对自我的控制,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
许多商务人士像职业运动员一样管理自己:作息、饮食、习惯、爱好、体力、欲望等……
如果做到了这点,你就快摸到“牛逼人士”的门了。一个能管住嘴、迈开腿、每晚坚持跑步的人,工作上也不会差到哪去。
自律决定了个人机器的运转,决定了你的执行力,决定了你能否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没有天赋,你更要自律
史蒂夫·纳什是我最喜欢的 NBA
球员。这是个身体瘦弱的加拿大白人,背部神经有着严重伤病,被认为是“天赋最差的篮球巨星”。
纳什出了名的自律:不沾糖、油炸和深加工食品。训练日里,他一天吃六餐:麦片粥(不含谷蛋白)、杏仁切片、生坚果、水果、蔬菜、糙米饭、胡萝卜和生吃芹菜。
纳什把他的食谱推荐给队友。于是,太阳队的年轻人都成了纳什的跟班,亦步亦趋,然后表现脱胎换骨。整个球队都在尽量跟着纳什:吃喝,作息,训练,保持健康的氛围……
纳什的成功给了平凡的普通人一点点念想:如果没有天赋,你永远成不了科比或者麦迪;但如果足够勤奋自律,至少你还有机会成为纳什。
天赋是老天给的,你没法决定;自律的决定权却在你。
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到:
我的智商非常一般,但是我的自律勤奋一般人跟不上。我喜欢在家工作,一般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平均每天工作16-18个小时。
我也很注意保持身体健康,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1到2千米,以最快的速度跑完,所以每天都跑得大汗淋漓。
我到现在也不敢说我领悟了生命的本质,但是我至少有比年轻人更多的勤奋和自律。
这种自律可以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更专注从容地做我喜欢的事。
跟谁学商学院的院长吕伟胜老师,也是一位高度自律的人。
他形容自己每天的状态为“听说读写”,白天在单位, 就是不停地说话和听别人说话,开会、讲座、培训、面试……很少有停下来的时候,晚上回家,才有空去处理几十封邮件,回若干条短信,读一读自己想看的书。
他说,自己一直是个计划性很强的人。一旦制订了计划,就会按照计划严格推进,这样高度自律的生活在别人看来可能缺少惊喜,但是却更有效率,从中也受益良多。
三、不做欲望的奴隶
欲望管理是重要的人生技能,是要尽早培养锻造的素养。
从感性的角度,过度的欲望会吞噬你。
放纵如山倒,自律如抽丝。不要放纵自己,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很多人不知道修心的重要,借口生活压力大而放纵欲望。年轻时奋力上进,应该如清理院子一样剪除杂草杂念,专注于自身成长。“为腹不为目”,才是永葆内心幸福之所为。
我不想做欲望的奴隶。我享受不被欲望左右的状态,这种感觉不刺激,但很舒服。
从理性的角度,欲望管理能降低阈值。
穷学生的时候,一顿沙县小吃也津津有味,一顿肯德基如同过年;长大挣钱了,山猛海鲜鲍鱼大虾,也未必能勾起你的兴致。
先苦后甜,可以忆苦思甜;先甜后苦,只能垂泪抑郁了。
一定程度的禁欲和自控是必要的,这是防止阈值升高的有效手段。
欲望永无止境,中彩票的极度兴奋也只会持续 18 个月。最幸福的方式是,让欲望一点点释放,让欲望匹配你的现实:
四、自律是自由的源头
作为职场新人的时期,总会不懂得节奏,是个“时间都被工作填满”的工作狂。研究时间管理之后,发现工作生活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可以尝试做计划、写日记、控制注意力、要事优先、今日事今日毕、先啃硬骨头、构建自己的时间管理系统、平衡好工作和家庭……
慢慢的,开始从繁琐事物中抽身出来,“跳出画来看画”;开始有时间考虑生活和人生的目标;开始有“心如止水、有条不紊”的感觉——这一切的源头,就是自律。
自律的结果就是有更多精力去做喜欢的事。
比如,你坚持早起的话,好处是巨大的:凭空多出精华般的两小时,可以从容不迫地吃一顿早餐;错开拥挤的早高峰;更高效清晰地做完今天的事;
自律让我们从容享受生活中好的一面。
吕伟胜老师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喜欢旅行。作为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他说自己从不会赴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做年计划时会把工作和旅行都纳进去,工作高度自律去推进,也就当然不会耽误年度旅行的计划。
人生有三个维度的自由: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和角色自由。
感谢这个色彩斑斓、机遇涌动的时代,使所有的美好愿景都并非遥不可及,但这需要十几年的精耕细作,连续稳定的正向积累,脚踏实地的点滴付出,还有,持续不懈的自律。
自律让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