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推荐自:@钱皓-互联网分析师
3月30日,长虹在战略发布会上透露了其战略升级的宏伟愿景,又一家传统产业转型互联网 来了,到底如何?皓哥带你一探究竟
长虹转型互联网 ,发起UP生态平台
长虹UP平台打造的是一个物联网的生态开放共享平台,通过自身的数据累计与数据分析运营优势,在平台引进第三方产品、内容、服务等,打造完整的闭环生态圈。其次,平台通过云端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反馈于第三方供给端,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精准的服务与产品。最终UP平台的目标是实现产业间的跨界与聚合。



长虹UP平台三大特点
1、安全:保护用户权益,从采集、存储、运营各个环节拥有系统的安全技术和措施。随着平台对用户数据的累计越来越多,分析越来越准确,个人信息安全无疑成为用户最大的担忧,所以在平台建立初期突出安全性则尤为重要。
2、平衡:过去是产品运营,其实是‘物’的运营,未来会加上用户运营,是‘联’的运营。但不是转向‘联’,而是‘物 联’的平衡,“物 联”才是长虹的智能服务转型目标。
3、开放:生态体系的思维,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开放核心是共享生态体系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尤其是数据资产、帮助第三方的内容、产品、服务优化,最终依托整体竞争力提升实现产业链的共赢,让品牌制造、提供内容和服务的人都能分享到产业升级后的红利。
长虹UP平台大数据优势:

1、长虹大量用户数据的积累:长虹因为拥有数量庞大的智能终端用户,长久以来这为长虹积累大量用户数据提供了巨大的先发优势。大量数据的积累为长虹UP平台对用户画像的精准绘制提供更多资源,在平台开放初期就能为第三方更好匹配用户,增加平台初期吸引力。

2、长虹业界领先的数据分析能力:在2013年长虹和IBM合作成立大中华区首个大数据竞争力分析中心,长虹成为家电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用户行为分析,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庞大服务器资源的公司。数据分析是持续地统计、分析、判断以达到优化用户画像的目的,因而技术的领先为其下一步搭建完整的生态圈打好了基础并赢得时间。
晧哥观点:

1、品牌商由“产品运营”向“用户运营”的思维转变
过去几年家电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相对同质化、规模效应的边际价值提升空间已经很小,品牌厂商们急需战略升级,寻找新的差异化竞争策略。长虹UP平台的上线,本质上是思维意识的升级,由传统的“产品运营”向“产品 服务”的用户运营转型。借助IOT帮助整个产业进行升级,将产品的售卖作为获取用户的入口,期望从后续提供的持续增值服务上获取收益,当然这样的升级也能带来产品定价上的溢价。
2、大数据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新闻资讯领域迅速崛起的“今日头条”,便是利用大数据满足用户个性化阅读。“今日头条”利用终端软件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为用户呈现出清晰的用户画像,从而精准的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对内容的发现效率。
同样,长虹利用其在大数据领域的优势,在视频内容领域也可以极大的减少用户对内容的搜索成本。例如,长虹电视通过对用户收视喜好数据的分析,可以将用户较为偏好的内容即时进行推送。同时,也可以对用户观看路径进行分析,精准绘制用户画像,指导影视与广告的制作与投放,从而提高用户与内容的匹配效率。
3、宏伟愿景,发展路径与互联网团队需补强
长虹UP平台是相当宏伟的愿景,但目前的发展路径仍不够清晰,在皓哥看来搭建生态体系是非常高阶的玩法,但对能力要求极高,所面临的挑战相比纯品牌制造要复杂许多,需要极强的平台运营与规则制定能力。例如,在平台建立初期第三方准入门槛的设定、生态体系利益分层机制、第三方增值服务等都是不小的挑战。而长虹作为一家传统的家电品牌,虽然已经经过为时不断的互联网转型之路,但是还需借助外延式的并购或引进更具互联网平台运营经验的高管参与到公司运营,为企业注入互联网基因,这样才更可能让宏伟的愿景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