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推荐自:@钱皓-互联网分析师(微信公号:qianhaoapp)
数据显示,目前仅滴滴专车一项业务的日订单量已是Uber全球的2倍、Uber中国的6倍。Uber目睹了这一切变化,有些坐立不安,开始采取相应措施来缩短距离。据了解,仅在亚太地区,Uber每月都要烧掉两三亿美元,只为扬眉吐气。然而,Uber最新一轮融资不太顺利,本想融700亿美金,最后只融到620亿美金,加上滴滴已把业务渐渐扩散到海外。因此,Uber不仅不能长期陪同滴滴在中国玩烧钱大战,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应对滴滴的最新布局,不然它的全球垄断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在O2O领域,谈及“借钱上位”,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不良竞争方式,但滴滴、饿了么背后的男人,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在接受创投梦工场记者专访时表示,在O2O领域,想要快速抢占市场,在产品、运营拼不起时,烧钱是一种最快、最直接,也是最有压力的做法:O2O企业通过烧钱补贴方式可迅速获取用户,增加交易额,最后抢占市场份额,然烧钱补贴也会加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因此,玩好O2O,不是件容易事,“它太考验创始人的能力了”,朱啸虎说,钱烧多烧少,烧在什么地方,烧多久,烧掉的钱是否能及时被填补上,怎样才能将烧来的用户转化为忠实粉丝等,这些都需要O2O创始人细细考量、琢磨。就如在“滴滴为了成功走出国门,联合快的等4家联盟一起绞杀Uber”的事件中,如果滴滴创始人不懂布局,而只会盲目在一项业务中烧钱拼死活的话,那么滴滴肯定躲不过Uber的强力反击。
当年,朱啸虎正是看到了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及其团队的能力与滴滴项目基因匹配度十分高,才交流不到半小时就决定投滴滴的(详情可点击阅读全文)。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啸虎被很多媒体同行与投资圈人士冠上“资本快手”、“独角兽捕手”、“风投杀手”等称号。据悉,在“滴滴为了成功走出国门,联合快的等4家联盟一起绞杀Uber”的事件中,朱啸虎也立下过汗马功劳。
针对绞杀事件,朱啸虎曾与人做过深入讨论,总结出三点。
其一,中国人出去旅游非常多,国内用滴滴,去东南亚、香港、美国、欧洲也有出行需求,这样的需求也需要被满足。不过,滴滴单独出去做难度比较大,和当地合作以同盟军的形式同时出击却比较容易。因此,滴滴在国外投了很多打车软件项目。这样,滴滴出去之后,就可以一次性呼叫当地出租车、专车。为支付更便捷,滴滴还采用微信支付,而非美元等。
其二,从战略角度出发,如果放任Uber全球继续垄断的话,他们的利润可以用来支持中国的战场。滴滴想存活,并活好,一定要打破Uber的垄断地位。打出去,与本地合作伙伴抱成团,Uber基本不能对滴滴怎样,所以这是滴滴打击Uber最有力的举措。
其三,中国O2O行业的竞争战略明显:靠补贴打法,这点Uber打不过滴滴。Uber全球资金储备是25亿美金,滴滴与快的等四家联盟的资金储备超过50亿美金。更别提Uber最近融资不顺,而产生的影响了。
通过绞杀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朱啸虎除了下手快,对O2O领域的战略及战术也很精通。(其实,朱啸虎在TMT领域沉淀十余年,差不多是骨灰级人物,而记者想通过他对一个行业的认知,来传达他睿智的一面。)
在朱啸虎看来,只有带刚需的O2O项目,才有发展情景。记者曾去参加过一些路演活动,听到一些O2O项目创始人在台上把项目的模式说得天花乱坠,但到底是不是刚需却不得而知。通过朱啸虎投资的项目,诸如打车、外卖项目,我们可以验证项目模式只是手段,而刚需才是影响O2O项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各位投资者、创业者可要注意啦!)
“在O2O领域,除了打车、外卖是刚需项目,还有电影、洗车也是刚需项目”,朱啸虎透露,只要商业模式对、执行力到位,任何一个O2O刚需项目,只需半年时间就能做起来,这也正是互联网的可怕之处(6个月就能彻底改变局面)。如果这个期间起不来,那么不是模式有问题,就是团队执行力方面出现问题。
要想准确判断项目模式是否可行、创始人是否足够“强”、团队执行力是否到位,就需要投资人拥有创业经验。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