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路径,思考未来的方式,有哪些共性可循

(2015-12-30 00:25:03)
标签:

杂谈

文/B12团队

推荐自:@钱皓-互联网分析师(微信公号:qianhaoapp)


独角兽一度变成了一个很浮躁的概念,总让人想到白花花的银子和带着无数个零的估值。媒体捧着,投资人追着,嗓门很响亮,故事也很炫目。

然而,这不应该是独角兽的本来面目,估值之外,有更重要的气质和能量,定义了独角兽,才是独角兽的光。为此,我们才在各个城市寻找下一只独角兽,不仅为了赞赏创新,更重要的是,希望推进者独角兽语义的演进。

12月29日,由B12、亿欧网Fellowplus主办的『连接未来——寻找深圳下一只独角兽』在深圳威尼斯酒店召开,20家最具潜力的未来独角兽公司齐聚于此。

尽管我们的会场还开着冷气,现场依然很热,一如创业者的激情燃烧。会场座无虚席,创业者和准创业者都期待着那些独角兽、未来的独角兽,以及投资人们能分享干货。我想,他们该是满意的。

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梁唯弘、柔宇科技副总裁邹翔、住百家联合创始人阮智敏,都分享了对互联网的未来、行业走向的冷静思考。而我们榜单中那些未来独角兽公司,则整理了自己成长的足记,把坑踩出来,提醒后来者。甚至,上海、杭州的未来独角兽也来助阵了。

这里是深圳,是异乡起点,低调务实是它的关键词。这里没有缠绕在一起的历史,没有板结的层级和固守在某个领域的老家伙。互联网席卷而来,一切都顺理成章,没有包袱。


以下就是爆炸开来的各种观点:

去中心化是O2O核心

在寻找下一只独角兽的过程中,投资人也许不能准确预测下一个风口,但却有描述共性的能力。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弘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去中心化和共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才是真正提高效率的核心能力。将来如果大家想产生独角兽的互联网公司,去中心化肯定会成为他们未来的核心点。」

工业时代,大家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是靠规模化,工厂、流水线,一个大的中心,有机器,有工人,把效率提高起来。这个是中心化,或者是规模化。但是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每一个中心都会慢慢的成为一个信息孤岛,虽然每一个中心的信息化做得很好,但是每个中心会成为信息孤岛,他的资源会被锁在这个中心里面,不能流动,或者是很浪费。

而互联网时代是去中心化,所有的资源会变成网格化在流动。

Uber,airbnb等等这些公司,为什么这些公司会成为大家这么追捧的公司,因为他们改变了以前中心化的生产,或者是服务的需求,靠中心化提供的,今天他们全部是去中心化的。什么意思?将来的消费者获取服务的方式和PC时代和工业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

学校就是中心,老师被锁定在学校里面,学生去学校获取知识。医生被锁定在医院,病人不得不去医院排队,获取这些资源,这些资源被锁死,不能流动。工厂,银行,快递公司,物流,所有的东西都是中心化,将来大量的线下的传统行业将全被去中心化所改变,这个改变是颠覆性的改变。

这就是互联网公司,这个互联网公司不是纯粹的线上公司,将来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产业互联网,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服务链条,把整个服务价值链重新重构,破坏加重构,再让自己流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生存的余地,大批量的释放出来,效率才会真正的提升。

欧瑞博CEO王雄辉虽是智能硬件出身,但是对去中心化也深有体会,他认为,未来产品形态是越来越细分的,越来越去中心化的。手机遥控是目前一个初级阶段,下一个阶段会实现一些场景的联动。

现在让一个设备联网已经不那么困难了,已经不是一个很创新的事情。但是现在谁能够解决不同设备间的联动和不同设备间的交互和情景联动,谁就有机会在未来实现一个价值的考虑。


共享经济模式将重新塑造社会生产方式

如今共享经济这么火,究竟什么才是共享经济的核心?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弘给了他的解答。

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大量的闲余资产产生,物质已经非常过剩了。KK提了一个词叫「减物质化」,将来世界的发展,物质会慢慢的减少。这是他的概念,当然这不是普遍性的,起码在中国看到了,大量的物质其实是剩余的,或者是被闲置在那里。

另外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产生,碎片化的时间就越来越多,每个人在任何地方都拿出手机刷一下。因为这两点,才会产生共享。「共享真正的核心是把个人的剩余的碎片化的时间,和闲置化的资产,价值再重构,这个是共享的核心。」

作为独角兽之一的住百家,其联合创始人阮智敏在「深圳未来独角兽大会」上分享说,共享经济就是以B2B模式,分享商品和服务使用权的商业模式,有三个特点:

第一,该领域行业有闲置的资源,而且没有被充分利用。
第二,是以P2P的模式进行交易的。
第三,更加强调的是商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以住百家为例的短租平台,共享经济创造的价值,就是为出境自由行的人或者旅客,提供一个更有性价比的住宿的价值。

流量的思维被抛弃

在PC时代,互联网的本质是流量,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的价值被稀释,梁维弘说,「今天如果谁还在做流量的生意,这个生意将来是不可能成为这样的独角兽公司的。我甚至非常极端的说,很多做流量生意的公司,将要被灭亡。」

图片社交应用「in」的首席市场营销官潘宏伟,从杭州远赴深圳去沾染创业者气质,也认为,「如果还是以流量的思维,流量时代的方式来做,一定做不大。」

潘宏伟介绍说,他们发现传统的互联网营销,提到的更多的是流量,现在变成了什么?现在是要基于用户的场景,基于用户的生活去让品牌跟这些用户能够产生一些交互,而这种交互让品牌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

「甚至可能觉得这根本就不是广告,而是你在影响到我的方方面面的一些生活,我在生活当中需要的时候,我发现了你,或者是我对你产生了兴趣,我自然而然的就有机会,就能成为你的用户。」

这是我们认为将来在in上能够帮助品牌,尤其是趋向于年轻化的,能够触达90后的品牌,解决他们的营销问题。

「当传统互联网营销模式遇上消费新时代的时候,流量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触达到你的用户,怎么让你的用户有参与感,参与到你的品牌和用户的互动里面来。」潘宏伟说。

没有哪家创业公司一开始就具备独角兽的气质,有时它们甚至是以面目全非的形式示人。尽管如此,独角兽的成长路径和思考未来的方式却有一些共性可循,这些共性,在投资人和未来独角兽的描述下,无比清晰。


接下来,请进入他们的金句「嘉年华」。


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弘: 今天在腾讯的地方说颠覆微信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但是有没有这个机会?其实是有的。微信做的还是熟人,将来还是会走到陌生人。

人和人的连接一定是陌生人的连接,从沉淀到过滤,现在微信上的信息太爆炸了,将来要做的是过滤,而不是沉淀。颠覆微信,最终取决于年轻一代的文化和习惯。

柔宇科技副总裁邹翔:人从本能来讲,他是需要便携,同时也需要高清大屏。但是这两个在之前是无法协调的历史的矛盾。

咱们为什么会用到手机?因为手机很便携,轻松的可以揣到口袋里,为什么回家不在手机上看视频,而在电视机上看?那是因为电视机能够给人提供一个非常震撼、非常大的视觉体验。有没有办法把这两者合二为一?

随手记联合创始人焦义刚:中国在2020年之前会迎来一个中产阶级的爆发,包括人们所面临的复杂的金融环境。我们的愿景是希望通过记帐这种小的切入口,能够成为中国百姓的私人CFO,包括我们对这样的愿景也做了很多的理解。

住百家联合创始人阮智敏:共享经济就是以B2B模式,分享商品和服务使用权的商业模式。有三个特点:第一,该领域行业有闲置的资源,而且没有被充分利用。第二,是以P2P的模式进行交易的。第三,更加强调的是商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同盾科技副总裁马骏驱:今天一开始说到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是很重要的风口,我也可以说这个中间最大的问题是身份,到底你是谁?你是不是你?你是不是你表现的你?这三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总结,帮每一个客户在解决的问题。

达晨创投合伙人熊伟:所以独角兽之所以是投资人梦寐以求的,但是又是非常难以求得的,就是因为当他一开始出来的时候,他是面目全非的。真正考验一个投资人,包括一个创业者能不能做成一个独角兽,或者是投资一个独角兽的时候,就看个人的智慧了,就是对大事的洞察,对细节的执着。

欧瑞博CEO王雄辉:我们认为下一个阶段互联网会连接所有的家电,各种的设备,所以即将进入一个万物相联的时代。这个时候我们认为互联网可以有一个千亿甚至是万亿级的接入数,一个全新的物联网的时代其实已经到来。

华康医疗副总裁侯杰克:挂号其实是一个资源的线上再分配的问题,它很容易吸引很大的用户量,对新问诊来说也是一样的,但是解决不了真实医疗服务的问题,因为只是一个咨询,不能开处方。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行业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找到特别好的出路,大家做得很轻,纯粹是互联网的生意。

健康档案如果只是一片静态的数据,就是死的,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对于有的企业来说,他可能是一些能够活起来的数据,真正能够流转起来的,是比较完整的健康档案。我们希望切到真正的医疗环境里面,进行模式再造,能够创造价值。

In首席市场营销官潘宏伟:很多朋友会问in跟你们对标的instagram的话,有什么区别?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些大量的原创的贴纸,以及在非常可爱的、好玩的大图、圣诞帽等等,会让我们的图片变得更加的有意义,也让这些女孩子更愿意分享她的图片。

七牛云CMO李婧:过去说工业时代,经济的规则是提高生产力。那我觉得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或者是未来的物联网时代,经济规则将会变成建立连接,快速的建立连接。整个商业也会变得越来越扁平化。

云是能够让物体连入云端,让他的数据被更深层次地挖掘和分析,产生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共享。当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大家对隐私的开放性会更加强烈,这就是云的文化。

51信用卡副总裁叶成云:做互联网金融是真正有门槛的,其中的第一道门槛是综合阿里巴巴,支付宝,蚂蚁金服以及包括腾讯的微银行,到包括我们千万家的互联网金融。除了监管合规之外,再一道就是数据门槛。

如果一家互联网金融的公司做这个行当,要成为独角兽,假如说没有数据积累,也没有很好的数据处理能力的话,别说成为独角兽,能够在这个行业生存已经是天方夜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