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大道寻找名医故居—范权故居

(2020-09-14 12:18:01)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津门美景与古迹

每座城市都有她的象征。俗话说“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小洋楼便是天津的象征、特色和名片,而五大道则是这张名片上最显赫的部分。从地域上说,五大道是指天津市和平区的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南京路以西的一片长方型地区,其间共有成都道、重庆道、大理道、常德道、睦南道等纵横交错、长短不一的22条道路,总面积1.28平方千米。

    2010年天津五大道光荣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而令其获得这一殊荣的,是遍布在这一地域内的四百余幢具有异国风情的历史风貌建筑,和这些建筑曾经的主人,那些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足迹和故事的上百位历史名人。而在这些历史名人中,有一个德高医粹的名医群体是那么引人注目,他们或救死扶伤,或传道授业,为天津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自幼生活在五大道附近,多年来喜欢在幽静的五大道散步,不过名医故居,许多没有牌子,许多地址是在网络中找到的。
范权,儿科专家,毕生致力于儿科事业,在儿科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水盐代谢及液体疗法研究中作出积极贡献,创范氏输液法。在儿科人才培养、医院营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他是中国儿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五大道寻找名医故居—范权故居
之所以将范权故居放在第一位,一是由于范权故居位于桂林路与常德道交界处,离家很近,二是因为我和姐姐幼时让范权医生看过病。父母都是浙江人,母亲多次说起范权:一口柔糯的苏州话,医术高明,待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
范权旧居位于常德道24号。没有牌子,大门深闭,院内种着美丽的大红色的凌霄花,还有几株海棠树:
五大道寻找名医故居—范权故居

五大道寻找名医故居—范权故居

五大道寻找名医故居—范权故居


五大道寻找名医故居—范权故居

五大道寻找名医故居—范权故居
范权(1907--1989),江苏吴县人。1931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建国后,历任天津市儿童医院院长,农工党中央常委、天津市委主任委员,天津市第二至五届政协副主席,天津市第九至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五届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1年天津市政府成立了天津市儿童医院,范权任院长。当时医疗条件、设备都很差,医院仅有60张床位。他带领全院人员开展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而且创办了儿童保健所,他认为儿童保健工作是加强儿童体质,保障健康的根本性工作。他早在1940年就研究强化豆乳配方,此时用强化豆乳代替或补充母乳、奶粉或牛奶,以增强儿童的体质,深受广大儿童家长的欢迎。1953年天津市决定兴建一所400张病床、日门诊1000人次的综合性儿童医院。他承担起主持筹建的任务。为了使这所儿童医院布局合理、设计科学,他到外地的医院考察、走访,进行认真的社会调查,从选址到各个部门的布局他都亲自参与过问,他还认真钻研了有关建筑学知识,1956年与周作玉共同起草《儿童医院设计中对消毒隔离的要求》。这篇论文不单为设计与施工单位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后来新建医院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与新医院基本建设相同步,他设想并安排了相应医疗设备特别是各类人员的配备及培训工作。3年后,即1956年,天津市儿童医院新址竣工交付使用。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工作迅速正常运转,这种速度当时在国内还是前所未有的。他坚持一切为了临床第一线的建院方针,并十分善于把医疗、教学、科研、保健这四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1956年建立了天津市儿科研究室,当时专职研究人员很少,大部分由临床医生兼任。他认为临床医生掌握的是第一手资料,最有说服力。他要求参加研究课题的临床医生要亲自参加一定的实验室工作,特别强调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与实验室工作紧密结合,相互协作,使基础实验研究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临床诊断的需要又促进基础实验研究的深入发展。
范权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医学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儿科杂志》编委等。1989年7月5日范权因肺原性心脏病在天津逝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