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童旭东
童旭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74
  • 关注人气:1,4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氏太极拳中的桩法

(2017-12-07 21:55:56)
标签:

武术史

武学

众所周知,孙氏太极拳的基本桩式是无极式和孙氏三体式,这两个式子在孙氏太极拳架中还能演化为多种形式的桩式,将二式中的义蕴进一步演化为各具奥义的劲势。

那么在孙氏太极拳中有那些式子可以演化为桩式呢?

太极式、懒扎衣中托枪式、懒扎衣中定式、左右搂膝拗步定式、单鞭、左右手挥琵琶、左右倒撵猴中扣步式、左右倒撵猴转身式、左右三通背、翻身二起提步式、左右野马分鬃、野马分鬃进步式、左右金鸡独立式、进步指裆捶式、阴阳混一式。

以上15个式子皆可作为桩式抽出来单练,各式有各自的锻炼重点和桩法旨要。这样练的好处是有利于找到周身对应点,引导浑圆一气之意,使走架子时周身劲意饱满充实。15个桩式中难度最大的是左右倒撵猴转身式和野马分鬃进步式。

上面又一次提到对应点,对应点对于练拳非常重要,在拳中如同催化剂,找到了对应点,身上的劲意立即就不一样了,于虚空中劲意饱满充实,拳立即就有了内容,所谓尝到了拳味。下功夫也就找到了方向,练一次拳,就会有一次的收获。避免盲目练习。不懂对应点,练10遍拳几乎等于练1遍,除了多出点汗外,没有新的体悟产生。可惜,当今门内知道对应点者寥寥无几,多是在盲目练习。所以,加入这15个桩式的练习就更显必要。

有些人一定不服气,他们说,你童旭东的拳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又不是没见过。甚至有人说,童旭东就不是个练拳的。的确对于那些不懂拳的人,他们对拳式中劲路、劲意、劲势、气势等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他们根本就看不懂拳中的内容。但有懂拳的,前些年,有一次我在上海万勇南先生的收徒仪式上表演了一套孙氏太极拳,来人中有位先生,年纪约长我20岁,自上世纪50年代起跟过多位名家学拳,但非孙门弟子,当我练完后,该先生惊呼:“这回我总算看到真东西了”。以后每次见到我,这位先生常跑过来跟我握手,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尊敬,令我惶恐不已。今年我在万勇南先生的收徒仪式上,又一次表演孙氏太极拳,该先生在我表演完,一个劲地说:“你的拳又长了,真是好东西啊。”我知道人家尊敬的不是我这个人有什么了不起,而是我或许多少能够表达出一点儿孙氏拳的味道。用该先生的说法,近30年难得一见。人家敬仰的是孙氏拳。同样,今年我在同门某师兄70寿辰宴会上,与同门某同台表演孙氏太极拳,因事先没有准备,穿的鞋子不适合打拳,鞋底常被吸附在地毯上,移动不自如,感觉拳打得很不顺畅。下场后,师弟沈宝发过来说:“今天师兄的拳打得不顺畅。”我说:“是的,鞋子不合适,吸在地毯上。”这时旁边有位名拳师,家传的功夫,接过话说:“你就是这样也看得出你的拳有真东西,比旁边的那位强太多,他的拳没有东西,他打拳娘娘腔。”说实话,听到这样的评价,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与我同台的这位同门,练孙氏拳已经40多年,得到过两位孙门前辈名家的指导,但打拳竟然一副娘娘腔。说实话人家批评、形容的并不过分,他打出来的拳确实是这副腔调。盖因他总是从表面上力图模仿孙门这两位前辈的动作,并不懂拳式中的劲路、劲意、劲势、气势。要想获得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要从15个桩式入手。门内这类“名家”不在少数,他们不懂拳,却自以为是,到处收徒弟教拳,有的自称从1979年就开始教拳,那要耽误多少人啊。

因此,我向广大孙氏太极拳练习者提个建议,如果你们练拳3年或3年以上,却仍感觉不到自己的拳有实质性的进步,或还是不懂拳中的劲路、劲意、劲势,那么就需要通过练习我前面介绍的这15个桩式,找到拳中各式的对应点,自然可以自我治愈身上的这些问题。

在此,我再次强调正确的演练孙氏太极拳至少应该走出中平直圆的功夫、古茂浑朴的气势、空灵逸宕的神意。给人一种一气浑然、潮涌山移、气势磅礴、连绵贯穿的美感。这是孙氏太极拳练习者在入门阶段应该呈现出来的意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