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形意拳(一)
(2014-05-06 20:50:38)
标签:
武学 |
年前有位周先生来访,周先生38年生人,年长我20余岁,他早年曾学于马贤达、何福生和沙国政等名家,他说当年提到形意拳,马、何、沙等先生都认为形意拳首推孙禄堂先生,因此他要我介绍一下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
我答道:之所以马、何、沙等先生首推孙禄堂先生,大致有五个原因:第一,近代以来,孙禄堂先生的技击功夫独步天下。第二,孙禄堂先生总结提升了形意拳技术体系。第三,孙禄堂先生完善了形意拳理论。第四,孙禄堂先生是传扬形意拳的代表人物。第五,孙禄堂先生使形意拳成为统一各派的基础功夫,成为国术馆的必修课。但要介绍孙禄堂先生形意拳特点则很难。因为孙禄堂先生将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皆修至登峰造极之境,并融合为一,武功远高时辈,与人比武、切磋,不需动用功力,于虚无巧妙中就已经轻取对方,所以很难说哪一手代表形意,还是八卦,还是太极。于是有些浅见者认为孙家形意拳把形意拳的特色给弄没了。其实没有了特色就对了,拳术到了最高境界就是浑然一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如孙禄堂先生。一些人认为形意拳特色就是硬打硬进、丹田腹打、踩趟剪进、惊炸爆发等,其实这些是形意拳最初步的功夫。
周先生又说,你讲的这些我都认同。但是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到底高明在哪里呢?
于是我送给周先生我的两本书《孙氏武学研究》和《中国武学之道》,并告之里面有详细介绍。
今日得到周先生电话,告知读后甚有收获。并问孙禄堂先生的弟子中谁的功夫最能代表形意拳?我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一定要找出一个人的功夫纯粹地代表孙家的形意拳还真困难。如齐公博,不仅形意拳功夫高,八卦拳的功夫亦高。你说他赢人是靠形意还是八卦?无法区分。其他如裘德元、齐公博、孙振川、孙振岱、曹秃领、张洛瑞、肖格清等也都是如此。其中裘德元、孙振岱的太极拳功夫也很高超。因为孙禄堂先生的拳学思想就是博综贯一,而非独守一门一派。因此,在孙门二代中,专修形意拳者不多,著名者有支燮堂、肖玉昆等。肖后转习密法,走火入魔。支燮堂则在形意拳上专修二十余年。我友杨先生,上海人,今年年近7旬,接触过上海地区各派形意拳,以及十大形、大成拳的很多著名拳师,他认为,在他接触过人中,论内功造诣支燮堂先生为最。有关支燮堂的内功征候前面短文中多有介绍,这里不赘。寿关顺先生对支燮堂先生形意拳的内修也有介绍。因此,内功超胜是孙氏形意拳的特征之一。
至于丹田腹打,属于练拳某一阶段的功候现象,算不上拳学究竟。我友张烈师兄曾表演丹田腹打,他躺在床上,将一枚钢镚儿放在肚皮上,丹田一动,将钢镚儿射到天花板上。他从没有把这个当成功夫来炫耀。
在孙氏拳中,形意拳是基本功,是练功夫,若直接用来打人,就必须有老师来喂手、领手,而且还要加练一些单操技能,以后更要多练散手,只有经常练习散手,才能出来实战感觉如距离、节奏、速度等变化。到这时,才谈得上形意拳技击。所以,打练一体,讲究实战也是孙氏形意拳的特点之一。
必须提醒,功夫大、功夫好的人未必擅长技击,提高技击能力除了功夫外,还必须有高手喂领。民元,孙存周先生年仅19岁,就独杖黄袱壮游天下,前后六年,所到之处无敌手。其实那时孙存周先生的功夫还没有完全到家,他能够所向披靡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散手是由孙禄堂先生喂领出来的。所以,站桩、练架子只是提高技击能力的基础阶段,基础很重要,但也只是基础。形意拳如此,其他的拳也是如此,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拳练的好,功夫大,也懂些技击原理,就自以为是技击高手了,其实还差着远呢。我自己也是如此,对拳式、对技击多少知道一点。但是由于没有高手喂领,也没有条件进行散手训练。所以,真正打起来,大概我就是个拳靶子。其实根据我多年的见闻,各个门派的大部分拳师都是如此,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他们的拳不好,也不能说他们不懂拳。这就如同大部分拳击教练员打不过拳击运动员是一个道理。
所以,学拳找明师不是个简单的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阶段的明师。有人擅长教基础课,有人擅长教应用课,有人擅长示范带徒弟。学拳也是如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