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一些方言学家的介绍

(2015-10-29 21:43:40)

最近,为朋友们编的某词典撰写了几个条目,有的是应邀写作的,有的是我自告奋勇写的,今天发表如下,如果今后出版时见到的文字与此有不同,则以此为准。条目以汉语拼音的音序排列。本来想附一些照片,但是手头和网络上都没有合适的,所以只附一幅贺登崧先生的一本书的封面(有他的照片)。

 

【贺登崧】(W.Grootaers)(1911-1999),比利时人,天主教淳心会神父。1939年赴中国,师从周殿福学习北京话,并学习汉语语音学和方言学。1941年,他赴大同市东南的西册田村,在传教的同时进行方言地理学的调查研究。后用法文发表论文:La géographie linguistique en Chine, Nécessité d'une nouvelle méthode pour l'étude linguistique du chinois. Première Partie: la méthode de la géographie linguistique (中国的语言地理学:中国语言学研究采用新方法的必要性,第1部分:语言地理学的方法)(Monumenta  Serica(华裔学志)第8卷,1943)、La géographie linguistique en Chine. Seconde Partie: une frontière dialectale dans le Nord-est du Chansi.(中国的语言地理学,第2部分:晋东北的一条方言边界) (Monumenta  Serica(华裔学志)第10卷,1945)。后来,其要旨由陈定民翻译成中文:“中国语言学及民俗学之地理之研究”(《燕京学报》35卷,1948)。这两篇文章首次把方言地理学的理论应用于汉语研究,引起了学界的瞩目。1945年秋,被辅仁大学聘任为语言学教授,主持方言地理研究室的工作。1948年他调查了宣化县的方言和民俗,并于1958年发表了论文:Linguistic  Geography  of  the  Hsuan-hua  Region (Chahar  Province) (宣化地区的语言地理学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9本上)。当时参加调查的王辅世于1950年提交的硕士论文《宣化方言地图》(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出版,1994),是由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方言地理学的著作。1951年,贺登崧离开中国去日本,他对战后日本方言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也丰富和发展了语言地理学的理论。他参与编制了6卷本《日本语言地图》,被称为“日本语言地理学之父”。1994年,岩田礼搜集贺登崧的论著,编译出版了日文版《中国の方言地理学のために》(东京,好文出版),是一部系统性和整体感都相当强的著作,其后据此翻译出版了中文版《汉语方言地理学》(石汝杰、岩田礼合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012)。(石汝杰)

 

【《苏州方言志》】比较全面地研究苏州方言的专著。叶祥苓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58万字,450页。共分九章。第一章导言,介绍调查过程和苏州的地理人口以及音标用法。第二章苏州方言的内部差异,介绍城乡方言的差异,附有50幅方言地图(语音和词汇项目),范围包括苏州城区和郊区和吴县的261个地点。是最早用地图详细记录描写方言的尝试。第三章苏州方言的特点,介绍苏州语音的特点、特殊词语和语法特点。第四章苏州音的分析,介绍声韵调、连读变调,并列出声韵调配合表。第五章同音字表。第六、七章是苏州语音分别与《广韵》、北京音的比较。作者在各部分下把所有汉字全部列出,篇幅很大。第八章标音举例。有谚语、歇后语、绕口令,还有儿歌、山歌、苏州评弹、民间故事、对话、语法例句,但是现代口语的内容偏少。第九章分类词汇表,分天文、地理、时令等29类。最后附苏州话录音磁带目录(但是没有同时发售)。本书记录和见解与其他研究者有不同,印刷错误等相当多,使用要谨慎。(石汝杰)

 

【翁寿元】(1929年生),江苏锡山市人。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汉语教研室主任,苏州市语言学会会长,江苏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以吴语为主)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论著有:《汉字基础知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无锡方言本字考”(《方言》1984年第3期)、“老派常熟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无锡方言本字续考”(《方言》1989年第1期)、“无锡方言的归属”(《方言》1985年第2期)、“无锡(薛典)方言单音词汇释”(《方言》1992年第1期)、“《山歌》方言词语汇释”(《吴语研究》第二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等。还有专著《无锡、苏州、常熟方言本字和词语释义》(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汇集上述各篇论文,并加以梳理和充实而成,内容有无锡、苏州、常熟方言单音词的汇释及本字考,以及冯梦龙《山歌》词语的考释等。这里的无锡话主要是指其母方言锡山市薛典地方的吴语。 (石汝杰)

 

【谢自立】(1934-2010),江苏苏州人。1958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毕业后进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教授,历任中文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兼总编辑。主要研究业绩有:(1)方言研究,以苏州方言的研究为中心,如:“苏州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方言》1982年第4期)、“苏州方言的代词”( 《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苏州方言三项新起音变的五百人调查”(合著,同前书,1988)、“苏州方言里的语缀”(合著,《方言》1989年第2-3期)、“苏州方言变形形容词研究”(合著,《中国语言学报》第5期,1995)、“二十年来苏州方言研究综述”(《方言》2001年4期)等,这些论著详细、准确地描写记录了苏州方言的语音、语法特征,为吴语研究树立了范例。此外,还有由谢自立主持的《苏州方言语法》(合著,未完成稿),以方言虚词为中心,详细全面地记录其语法特征。其他方言的研究有山西《天镇方言志》(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0年)等。(2)词典学研究。他与胡明扬等共同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辞书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词典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并针对当时的极左思潮,撰写了“语文词典有阶级性吗”( 《辞书研究》1979年第2期)、“尊重语文词典的特性”( 《辞书研究》1980年第2期)等多篇论文,此外,还参与多种词典,如《新华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的编写、审定工作。(石汝杰)

 

【叶祥苓】(1927--2002),江苏吴江人。1950年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毕业,后在南京师范大学等处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从事汉语教学与汉语方言(以吴语为主)的研究,关于苏州方言的研究成果很多,其结论也引起了讨论和争议,是研究史上值得注意的现象。其代表论著有:《苏州方言地图集》(日本东京龙溪书舍,1981)、《苏州方言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苏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第2版1998)、《现代汉语方言音库·苏州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有论文“吴江方言研究”、“吴江方言的声调” (以上为《方言与普通话集刊》第5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苏州方言的连读变调”(《方言》1979年第1期)、“吴江方言声调再调查”(《方言》1983年第1期)、“关于苏州方言的调类”(《方言》1984年第1期)、“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方言”(方言1984年第4期)等。曾参与编著《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语音问答》(与张喆生、施文涛合作,署名“章闻林”,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撰写学习普通话手册,还是《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综合本2002)副主编之一。(石汝杰)

http://s12/mw690/0023S4JSgy6WACEnpjR3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