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人问营养师,你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吃饭?难道真的要计算每顿吃的能量和各种营养成分的多少吗?我们每天吃的很杂,谁知道会吃了几斤几两?一开始学营养我也有过这样的疑问,随着慢慢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发现,营养学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健康,思维,精神面貌等。然而,不要忘了我们的初衷,吃进去的每一份食物都对身体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我们不必苛求具体的数字,要做的是掌握吃饭选择的大原则,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尽情的去吃,做一个专业的吃货。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们可以知道,中国人每一餐包括55%~65%的碳水化合物,12%~20%的蛋白质,20%~30%的脂肪为适宜。这些数字只是给你一个成分和食物量上的大体概念。最主要的是应用时要根据个人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有无疾患等加以调整,灵活运用,还要与经济条件、市场供应相结合,强调的是个体适应。
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身体时刻都在利用蛋白质,包括,免疫抗体的生成,生化反应的催化剂,人体组织的基本结构等。现如今,我国居民的膳食中蛋白质的量仍然有所不足,鱼类,豆类,奶类,禽肉类等都是生活中容易取得,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脂肪是可爱的大白,为我们人体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却经常被人误解和嫌弃。实际上,我们保证了摄取脂肪的质量就行。质是要选取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脂肪,如坚果类,瘦肉类,豆类。量上就要注意,把一天当中所有的脂肪考虑进去,包括食用油。另外,把运动和摄取食物保持平衡是很关键的,进食多运动少,容易造成脂肪的积累,进食少运动多就会消耗身体其他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占据总能量的一半以上 ,提供我们一天活动的能量是最基础的营养物质。然而,人们认为碳水化合物跟脂肪一样,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挑选碳水化合物作为主食,要尽量选择生糖指数为低和中的食物,这样避免血糖的水平造成大的波动,对胰岛素的产生不利。研究表明含糖量并不是唯一的控制血糖的指标。相比来说,生糖指数是更重要的指标,两份不一样的食物含糖量相同,进入身体被消化吸收后造成的血糖水平有很大的差距。这点很重要,至少我们不能根据食物交换法去选择食物,容易造成误解。临床用食物交换法来干预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还会起到相反的功效。所以,选择生糖指数低和中的食物是科学和必要的。另外,食物的种类,加工方式物理形态,处理方式都影响着血糖的水平。
除了三大营养物质外,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也是及其重要的营养物质。水果和蔬菜一直是大家喜爱的,这一点大家做的越来越好,中间加餐都会吃点水果,平时三餐中也会有蔬菜。尽量保证每天蔬菜和水果的充足供应。
每个人都有一颗吃货的心,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世界上唯有美食和你不可辜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