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与全球碳交易,推动企业CDM项目开发

(2008-12-19 09:53:42)
标签:

杂谈

分类: 与职业有关的那点事
来篇更老的。这篇是公司为《资源节约与环保》约的稿,后来杳无音讯,也不知道发没发。别浪费,放这。
参与全球碳交易,推动企业CDM项目开发
                     ——全球碳交易展会有感
 

200658——22日,我随中欧能源环境合作项目——中欧工业CO2管理培训欧洲班赴德国、爱尔兰和奥地利三国,进行了以CDM(清洁发展机制)为主题的、为期14天的参观与学习。学习期间我有幸参加了2006年世界碳交易大会,与碳交易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与政府机构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感受颇丰。

2006510——12日,在德国科隆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了第三届全球碳交易展会(Carbon Expo—Global Carbon Market Fair & Conference)。该展会由世界碳交易协会(IETA、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Koelnmesse GmbH)共同组织,以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全球碳交易为主题。展会规模庞大,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并举行各种主题会议五十多起。全球从事碳交易工作的企业及政府共设立展台近两百个,充分展示了世界碳交易产业的蓬勃发展。

全球碳交易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CDM开发商、咨询运营商、CERs(二氧化碳减排当量)卖方、项目投资方、信誉担保方、技术支持方、项目审核方、项目检测方、CERs买方等完整的产业链。各国企业及政府机构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和企业优势尽早的参与到全球碳交易中,并在该产业链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形成自己的先入优势。许多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还参与到产业链中的几个环节,以便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比如德国西门子集团自身既是CERs买方,其下属子公司又是技术支持方。这样西门子集团就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所获得的收益来购买自己的碳减排指标,使集团从CDM项目净买方转变为项目可能的收益方。

与国际碳交易的蓬勃发展不同,我国的碳交易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滞后表现为我国碳交易的市场化程度过慢,许多可以成为碳交易卖方的企业由于我国整体碳交易市场化程度的不足而没有参与到全球碳交易中。这种严重的发展滞后带给我们的最大遗憾便是我国从全球碳交易中获取的收益过低了。到目前为止印度已经批准了接近400个项目,巴西已经批准了100多个项目,中国批准的项目只有46个,而中国本应该是全球碳交易的最大卖方。此次碳交易展会全世界买方集聚科隆,这对于我们这个卖方国家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销售时机。然而科隆展会上除了唯一一个由中国政府组成的11人代表团在代表中国政府进行碳交易外,其他展台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碳素生产企业。由于我国碳交易市场化发展的缓慢,许多企业并不了解碳交易的内容,他们把世界碳交易大会理解成了与化学元素碳相关的工业产品的交易会。而真正应该来到现场的可参与CDM项目的卖方企业却因为没有得到消息或对全球碳交易的不了解而没有来到展会现场,错过了这次全球碳交易的盛会。

全球碳交易市场每年的交易额高达140—650亿美元。随着CDM贸易的逐步扩大,必将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力,促进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目前发达国家减排1CO2需要上百美元,而在我国仅需要20美元左右,发达国家对在华购买CERs热情很高。目前中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潜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中CO2排放居世界第二位,甲烷、氧化亚氮等的排放居世界前列(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具有每年减排2——3亿吨CO2的潜力,可以为全球提供一半以上的CDM项目减排额。而与这一市场潜力形成巨大落差的是,目前全球绝大多数的CDM项目来自于印度、巴西、洪都拉斯、智利、黑西哥、罗马尼亚,而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足3%,这个数据足以引起国家上至政府、下至民间CDM人士的警醒,督促我们赶紧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全球碳交易中,加快企业CDM项目的开发。

《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强制性地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间,将温室气体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5.2%。以此计算,在2012年之前,全球可减少的温室排放总量至少50亿吨CO2当量,而中国就占据1/4的市场额(世界银行测算数据)。以目前国际市场价8——50美元/CO2(参考价)计算,在2012年之前,全球孕育着400亿——25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这对于我国乃至全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快速开发CDM项目,在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以合理的价格出售CERs,那么当我国发展到目前发达国家经济水平时,就将必然承担极为沉重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到时候就只能花费高昂的费用去购买CERs了。

作为CDM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方,我们急切的呼吁工业企业加紧参与到全球碳交易中,积极开展CDM项目,抓住《东京议定书》提供给我们的良好机遇,在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时候充分利用温室气体资源,获取我们应得的收益来改进我国的技术水平。而不是傻傻等到我们成为发达国家后,只能大量的去购买其他国家的减排额的时候才开始为自己过晚的参与到全球碳交易中而追悔没及。

 

 

 

 

 

 

 

 

天津国际科技咨询公司咨询部

高级咨询顾问     羡婕

2006719星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