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学球之路 |
看老虎小时候想起
一、Rudy的无为而治
今天下午参加学球帮组织的讲座,听Rudy Druan讲老虎小时候的故事,他是老虎4-10岁的教练,在老虎10-15岁时,还经常和Rudy一起打球。
Rudy放映了一些老虎小时候的照片和视频,小时候的老虎没什么特别,握杆满把攥,上杆很大,打不远,在球场上转圈,喜欢开球车,和同龄普通小孩一样。
在老虎小时候,大多数球场不允许10岁以下的小孩进去,但是Rudy所在的球场网开一面,所以老虎的爸爸把小老虎送到那里学球。
看视频,成年后的老虎回忆小时候跟Rudy学球的时光,咧嘴微笑,说那时非常开心,一周都期待着周六去参加比赛。
Rudy的教学理念就是无为而治,培养兴趣为主,不教动作,只是设定一个目标,打到目标那里去,离洞越近越好,什么动作都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调整。
二、老虎的标准杆
为了提高老虎的积极性,很小就制定了差点目标,只是每个洞的标准杆不是大人的标准杆,而只是自己的标准杆,举个例子,一个四杆洞,小老虎需要4杆才能上果岭,老虎这个洞的标准标就是6杆,所以传言老虎几岁打标准杆,有可能是按老虎自己的标准杆。
三、羸成习惯、培养自信
Rudy讲老虎在当业余球员时,赢过两百场比赛,才转职业,忘了在哪看到,虎爸是有选择地让老虎参加青少年比赛,有夺冠把握才参加,后来老虎已经习惯于当第一名了,有超人的自信和获胜心。
四、培训家长
Rudy讲其实老虎的爸爸才是老虎的终生教练,所以父子俩一块来打球时,Rudy的大多数时间花在和虎爸的交流沟通上,看来悦球应该开设家长培训课,让陪伴孩子的家长懂得高尔夫,就不会再提那些不合理、不现实的要求了。
五、失真的信息
有家长提问,听说老虎的爸爸只用了一个月就成为单差点,并且用海军陆战队的一些训练方法来训练老虎。
Rudy说,不是这样的,虎爸和他当年并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方式,也没有设定什么远大的目标,我怀疑他们当初并没有预想到老虎以后能成为天王巨星。
包括老虎小时候上电视,Rudy也做了说明,当地电视台有个记者是高尔夫发烧友,因为其他孩子都是10岁以上才接触高尔夫,老虎那么小会打高尔夫,算是一个趣事,才上了电视,并不是小时候表现得象个天才而上的电视。
看来我们得到的很多信息是不全面和失真的。
六、中国式家长
和老虎爸爸的信心养成计划,Rudy教练的鼓励和引导相比,很多(首先包括我自己)中国家长的做法,真是太差劲了,各种恶言恶语,把孩子越推越远,孩子一想起比赛,第一联想到的打不好时父母的脸色、责骂,这就是一些曾经年龄小时成绩不错的小孩子,等上了大学,远离父母的管束之后,再也不打球了,因为一拿起球杆,不是纯粹高尔夫的愉悦心情,而是各种恶梦般的不良印象。
七、文化差异
首先我们要承认中美文化差异很大,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美国式的把人往死里夸的浮夸作风,李昊桐不是也打出来了吗,那么多韩国女子LPGA球员,基本上也是严格管教出来的。
寻找一条既能培养兴趣,又能有效率有质量的可以评估的教学体系,有很多事情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