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第7次 :改变握杆、向前压杆、球后移 2016.11.29
(2016-11-29 22:13:06)分类: 挥杆研究 |
迭代第7次
:改变握杆、向前压杆、球后移 2016.9.29
一、改这些因素的缘由
1、复盘今年八九月起份开始写作的二十几场的下场记录,发现很多三级到五级的困难球洞,发现打坏(进长草、下水、过马路)的主要根源在于打偏,还有打厚打薄等低级错误。
2、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先是做了一些场次的长杆击球方向方面的练习,下场发现没有治标,问题依然很严重,上周龙岗公众甚至打出107杆的最新记录
3、所以再进一步大改:改握杆
二、调整方法
1、原来右手中性握杆,握得很轻,上杆杆头掉下去,触球时对杆面没有控制
2、现在右手除食指扣扳机外,其余指头和手掌满把攥,杆头牢牢地攥在右手里,保证上杆、触球、送杆,杆面根本不会打转或偏转、松脱
3、左手大拇指指尖在右手手掌后部里
4、球位比过去后移一到两个球位
5、杆底紧贴地面,或杆趾略微翘起,杆身向左前倾,握把靠近左腿内侧,杆面正对目标,或稍微开放
6、两腿站得较直
7、挥杆时,重心可以始终在左脚,3/4上杆,送杆时可以1/2,也可以3/4,不用收杆,重视击球
8、打痕一般偏右,球路也会小右曲,所以要瞄球道中线左侧5码
9、弹道低平
三、1/2挥杆及3/4挥杆的码距
58度:75码
56度:75码
;
80
54度:85码
;
50度:90码
;
P杆:
100码
;
9铁:110步
;
120
8铁:120步
;
130
7铁:130步
;
140
6铁:140步
;
5铁:150步
;
小四:160步
;
170
小三:170步
;
180
三木:180步
;
一木:210步
230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