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挥杆研究 |
短杆之三:解决青蛙跳 2016.9.14
一、问题
回顾近两个月的下场纪录,发现由于击球时打深,而造成的明显失误,平均每场球大约四五个。有的还引起下沙下水这样的加杆灾难。
二、分析
打厚的主要原因在于击球时右手太手力,而右手太用力的原因在于上杆时转肩不够,用手上杆的假转肩或身体侧移反转。
三、青蛙跳
对于长杆打深会导致打短50%左右,对于果岭附近的短杆,打深会短更多,本来一杆上果岭的事,需要搞几杆,形象地称为青蛙跳。
四、解决青跬跳
1、两个大臂夹住身体,保持与身体相对不动。
2、放松小臂和手腕
3、想象小臂直接长在驱干两侧,通过转肩慢速上杆,用身体启动带动小臂小幅挥杆加速通过击球区,击球后,身体转向目标,右脚后跟抬起,缩回小臂收杆在胸前
4、用这种动作和意念挥杆,击球时不是往下砍,可以平顺通过,方向好有足够倒旋可以停球,可以通过身体的控制打高弹道和低弹道,
5、用身体转动控制的短杆节奏,就像汽车挂一档,不会打很远,即使打个剃头也不会滚得太远,比较适合果岭附近距旗20-50码范围的切球和劈起。
6、适用于58、56、54、52、50、P杆各种短杆
7、适用于上坡、下坡、斜坡各种球位
8、适用于短边球、长袖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