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杆技术很简单,但是细腻、难练。
推杆技术看似简单,一学就会,又不需要全挥杆的力量与柔韧性,但是,深究起来,推杆的技术更为细腻。从大了说,越简单的东西,越难;比如围棋,说法最简单,黑白两色棋子,一个方格棋盘,变化却是最多。
推杆的主要技术其实都是一些最不起眼的原则:
第一、
杆面方正击球。平时在球场里见到很多球友,推球偏洞而去,有说看线错了,或说球童摆错了,其实真是的原因是,杆面没有方正触球,如果你问:平时练推杆吗?得到最多回答是:“平时不练”;不练推杆,这可能是最好的回答了,不练怎么会推得好球?如果没有长时间练习,保证杆面方正击球几乎是不可能的;换个角度说,为了保证每次都能实现杆面方正击球,必须要保证身体的下盘稳固不动,双肩形成的三角形转动流畅,上杆平顺,上下干转换清晰流畅,下杆毫无阻滞,触球柔和等等,看似简单的杆面方正击球,其实很难,尤其是在压力下保证每次都方正触球,这对老虎也是难题啊。
第二、
因为推杆技术非常细腻,所以,推杆的上杆同样重要,启动上杆的方式,决定了后面的流程是不是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上杆平顺,上杆多少,通过上杆的距离,来决定击球的力量等等,也需要好好的练习、摸索。
第三、 上下杆之间的转换,与全挥杆一样的重要。要说的太多太难,略。
第四、
下杆:下杆的启动非常重要,有了好的启动,才可能有平顺的运杆,才能延续前面的正确的东西,做好触球前,最后的准备。
第五、
触球,这是关键所在,前面的过程已经很多、很复杂,都做对了,触球如果紧张或者变形,那就前功尽弃;推杆所需的触球需要非常地柔和与细腻,最直观的效果就是要让小球形成稳定的向前滚动的形态,这也是难点之一。
第六、
甜点触球和上面的触球有本质的区别,上面所提的是触球的形态,比如你使用敲击触球,还是用上旋球的的方式击球,还是用侧旋方式等等;甜点触球是让每次击球的点都在甜点范围,这对于业余的缺少大量两球时间的球友来说,也是很难,而且非常容易忽视。不能保证甜点触球,很容易在果岭上丧失击球的距离判断。
第七、
收杆可以不必太在意,我个人感觉这和全挥杆一样,所有的收杆动作只是表述前面所做的对和错,是一张试卷的分数,分数高是前面答题好,很多人教练要调整人的收杆,我觉得时改分数,后果太可怕。
第八、
推杆最难、最细腻、最不容易控制的是人的肌肉状态,肌肉能不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放到最松弛的状态,这也是顶级球员追求的目标,只有肌肉状态达到这层境界,才可以让最好的技术得到完美的发挥。这里可以举一个大多数人可以理解的例子,就是拍摄夜景照片,必须要用三脚架,因为人手的肌肉颤动必然会影响成像,造成模糊。最顶尖的推杆技术是对自身肌肉的控制,这需要时间,两三年时间都算是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