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助女性安全渡过更年期
http://s3/bmiddle/7072b4ddncc19e463f152&690
更年期是人体衰老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而且生理变化特别明显的阶段。对女性来说,更年期主要指卵巢功能从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也就是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绝大多数妇女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出汗、心慌、失眠、容易生气,以及腰酸背痛等症状,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状况,还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卵巢功能减退导致的雌激素水平持续下降,内分泌功能失调引发的代谢紊乱所致。也正因如此,更年期女性患肥胖、骨质疏松、血脂代谢紊乱,以及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肠癌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大豆是一类
营养非常丰富,且物美价廉的食物。它的蛋白质含量极高,可达35%~40%,大约是粮食的3~4倍,瘦肉的1.5~2倍。
大豆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质量也非常好,所含氨基酸比例与人体需要相接近,是植物性食物中质量最好的蛋白质,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素有“田中之肉”的美誉。大豆中的脂肪品质优良,不饱和脂肪酸达到80%以上,富含人体必需的亚油酸以及磷脂。大豆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也较丰富。此外,大豆还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性物质,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植物甾醇、大豆低聚糖等。在帮助女性安全渡过更年期的过程中,大豆中的许多营养物质都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1. 防癌、抗癌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经常食用大豆的人群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大肠癌等癌症的危险性明显低于其他人群。大豆所具有的抗癌作用与其所含的异黄酮相关,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分子结构与雌激素极为相似的植物化学物质,俗称植物雌激素,在体内可双向调节雌激素水平。当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时,它可以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提高激素水平;而体内雌激素水平高时,它又会与激素的受体结合,降低激素水平;从而既能减轻更年期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带来的不适症状,同时又避免了因过量补充雌激素带来的某些癌症风险。
2. 保护心血管健康
大豆能调节血脂,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还能保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不被降低,或可增高好胆固醇。大豆之所以能调节血脂其功效成分包括大豆蛋白、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大豆甾醇、大豆皂苷、维生素E、亚油酸和大豆低聚糖等多种物质。研究发现大豆分离蛋白在体内能与胆碱结合,帮助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并促进肝脏中的胆酸合成增加,使血浆胆固醇下降;大豆磷脂和亚油酸可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豆甾醇能干扰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大豆皂苷能促进脂肪分解,防止脂质过度氧化损伤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元凶,通过调节血脂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预防骨质疏松,改善更年期症状
大豆不仅是含钙丰富的食物,而且所特有的大豆异黄酮有雌激素样作用,能帮助钙吸收,促进钙沉积在骨骼上,改善骨骼代谢,这对于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有很好的作用。此外,这种类雌激素的作用还能有助于改善更年期症状。据调查,日本是一个大豆食物摄入较多的国家,日本妇女患更年期综合征的比例明显低于大豆摄入量较低的国家。
4. 维护肠道功能
大豆低聚糖虽然多不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却是肠道益生菌的“食粮”,
它能促进益生菌在肠道内的繁衍,维护肠道健康。大豆低聚糖还可软化粪便,刺激肠道蠕动,有很好的防治便秘的效果,并可降低肠道癌症发生的风险。
大豆类食物的品种繁多,如豆浆、豆腐、豆皮、豆腐干、豆豉、豆腐乳、豆芽、纳豆、腐竹、豆酱等,建议更年期的女性朋友不妨在每日的饮食中搭配一些大豆类食品,既有利于膳食营养平衡,又能获得这些食物所带来的保健效果。
吃多少大豆类食物合适呢?1999年10月26日,美国药物与食品管理局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提出“每日摄取大豆蛋白25克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效预防心脏病”。英国也在美国之后发布了类似的公告。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日摄入30~50克大豆或其制品。按照蛋白质含量折算,40克大豆大约相当于30克腐竹、100克豆腐干、200克豆腐、700克豆腐脑、800克豆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