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书院”的历史传承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史学研究 |
邢台“书院”的历史传承
http://s3/mw690/0023FCunzy6Rd5WjA5A12&690
http://s11/mw690/0023FCunzy6Rd5XR1ZE1a&690
书院是汉族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仁宗庆历年间,各地州府皆建官学,一些书院与官学合并。神宗时,朝廷将书院的钱、粮一律拨归州学,书院一度衰落。
河北省历代书院有三百余所,其中邢台市的历代书院有四十多所,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强,在邢台市已知的46所古代学院中,私立的近15所,约占三分之一,官办的约占三分之二。
在已知的邢台历代书院中,元代就开始设置的约有6所,明代设置的约13所,清代设置的约27所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