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邢台“书院”的历史传承

(2015-04-03 19:23:21)
标签:

文化

分类: 史学研究

邢台“书院”的历史传承

 

http://s3/mw690/0023FCunzy6Rd5WjA5A12&690

http://s11/mw690/0023FCunzy6Rd5XR1ZE1a&690

书院是汉族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
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仁宗庆历年间,各地州府皆建官学,一些书院与官学合并。神宗时,朝廷将书院的钱、粮一律拨归州学,书院一度衰落。

河北省历代书院有三百余所,其中邢台市的历代书院有四十多所,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强,在邢台市已知的46所古代学院中,私立的近15所,约占三分之一,官办的约占三分之二。
在已知的邢台历代书院中,元代就开始设置的约有6所,明代设置的约13所,清代设置的约27所

      名称           所在地            创办年代         创办人            附记
   紫金山书院      邢州紫金山          宋末元初                        刘秉忠、张文谦曾讲学于此
2.   董公书院        邢州(邢台市)      元代           元代大儒董朴     号龙冈先生,故也称龙冈书院
3.   龙冈书院        顺德府(邢台市)    明代嘉靖        顺德府知府高迁   又名连城书院、国士书院
4.   连城书院        顺德府(邢台市)    明代万历十年                    由龙冈书院改名
5.   国士书院        顺德府(邢台市)    清代顺治十年     傅振商          由龙冈书院改名
6.   育英书院        邢台县              清代同治十三年    知县宋陈寿
7.   温州书院        沙河县(沙河市)    明嘉靖16年       知县傅钟琭
8.   襄南书院        沙河县(沙河市)    清康熙24年        知县谈九乾
9.   温泉书院        沙河县(沙河市)    清同治13年        李福田
10. 十方书院        南和县              明万历年间        朱正色
11. 和阳书院        南和县              清康熙18年        知县叶青黎       始建于元代,康熙间重修
12. 平乡书院        平乡县              清同治3年         知县苏性
13. 凤台书院        广宗县              清乾隆31年         知县劳敦樟
14. 广泽书院        巨鹿县              清道光17年         知县黄育梗
15. 孔岗书院        唐山县(隆尧县)   元代大德6年         进士孔璠    孔璠为孔子后裔,孔岗为孔子周游处 
16. 资治书院        唐山县(隆尧县)   明崇祯年间          进士赵渔
17. 尧山书院        唐山县(隆尧县)   清道光年间          知县许本铨
18. 中丘书院        内邱县             清光绪13年
19. 林公书院        内邱县              元代                大儒林起宗
20. 鲁亭书院        内邱县              元代                大儒刘德渊      刘德渊,字道济,号鲁亭

21. 莲洲书院        任县                明代                 谢洙
22. 广乡书院        任县                清道光27年           知县廷桂
23. 渚阳书院        任县                清光绪15年           知县张桂芬
24. 卢公书院        清河县              清康熙16年            生员霍拱辰
25. 信诚书院        清河县              清乾隆中期                          道光18年更名经正书院
26. 经正书院        清河县              清道光18年           知县曹芴        由信诚书院改名
27. 春晖书院        清河县              清道光26年           知县布彦泰     学院落成于光绪二年
28. 紫薇书院        南宫县(南宫市)    明嘉靖年间           御史胡嘉谟
29. 南亭书院        南宫县(南宫市)    清顺治8年            知县沈秉
30. 东阳书院        南宫县(南宫市)    清乾隆16年           知县衷炳
31. 东郭书院        南宫县(南宫市)    明代                  刘濂
32. 彤塔书院        南宫县(南宫市)     不详

33. 堂阳书院         新河县              清康熙16年            知县王汝翰
34. 作新书院         新河县              清乾隆40年            知县戴允元
35. 坤城书院         新河县              清嘉庆11年             邑人程约妻赵氏捐建
36. 槐川书院         柏乡县              明代                  魏文毅               又名昆林书院
37. 槐阳书院         柏乡县               清乾隆30年            知县钟庚华
38. 慎斋书院         柏乡县               明代                  魏谦光              字子观,号慎斋
39. 广阿书院         隆平县(隆尧县)     清乾隆24年           知县袁文焕
40. 乐天书院         临城县               明万历19年            邑人乔辅世
41. 尧峰书院         临城县               不详
42. 蒙泉书院         宁晋县                不详
43. 正学书院         宁晋县                明嘉靖30年             御史蔡瑗 
44. 洨滨书院         宁晋县                明嘉靖39年             御史蔡瑗
45. 洺阳书院         威县                  
46. 乐育书院         威县                  

*邢台临西县明清时期与今山东临清市同属于临清县,有清源书院,在今临清市

 

    元代河北省将近20所书院,邢台有1所,全国著名。史书上说“惟封龙书院、紫金山书院(邢台西部)独具特色”。紫金山书院的刘秉忠、张文谦、张易、王恂、郭守敬等在天文、数学、水利工程、土木建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形成了一个科研群体,史称邢州学派。刘秉忠是大元王朝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并开佛教曹洞宗刘太保系一派,郭守敬是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他的科技成果有十多项遥遥领先世界水平。

紫金山书院在紫金山小寨处的北部山腰。山顶上还有“紫金山书院”石碑一块。书院有十几间房屋和数十丈长的围墙遗迹,还有一眼小井,仿佛是这里700多年前辉煌盛况的见证者。据考:紫金山书院始建于元代。有大门、书房、操场、宿舍、读书台,后又建观象台共6部分。

紫金山书院,中国元代时期闻名全国的书院,以位于邢州(今邢台市)西部的紫金山上而得名。《元史》记载:我国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曾拜开国勋臣刘秉忠为师,并与当时名流张文谦、王恂、张易等人同学于紫金山,史称“紫金山五杰”。紫金山书院是我国数学、天文、历法重要发祥地之一,培养出了刘秉忠、郭守敬、张文谦、王恂等一批在科学和政治领域有伟大建树的人才,在我国文化、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紫金山作为有贡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名山而列入史册。我友郑力尝作《紫金山五杰赋》。赋曰:

 

    邢台之地,河之北,冀之南也。依八百里太行耸峙,物华天宝,蕴数千年文脉渊源,人杰地灵。登郡楼环望,清风润目,沃野茫茫似海;白云荡胸,叠嶂绵绵如屏。其西有紫金山,距邢州百里,卓然于太行群峰间。此地岩峦挺秀,泉瀑鸣幽,云涵翠兮化雨,芝吐绿兮生烟。

  古曰:天地之灵气所集,其地必出不世之俊才。金元之际,有邢州刘秉忠授学于紫金山,一时从其游学者,张文谦、张易、王恂、郭守敬也。

  秉忠以博学多能之才,论天下纵横之势,受重于元世祖忽必烈,遂助其挥斥风云于八表,定鼎四方于一统,建元定制,尚礼开仪,成不朽之伟业,树千古之贤风。张文谦辅政朝纲,励耕免赋,推贤荐能,以百姓之事为己任,筑天下大治之基石。张易参赞军务,戎马南北,愤世嫉俗,刚直不阿。王恂研修天象、考辨地理,数术历法,英明早著。

  从秉忠学者,更有郭守敬之利于天下,名以千秋也。守敬幼即好学,敏而勤思,精于数理、星象、水利诸法贯而融通,深以大成。其仰观寥廓于无形,制仰仪、浑天仪以测日月升沉、星宿盈仄,乃惜以寸晷之分阴而主制《授时历》。其俯览苍茫于汗漫,辟四维,达八极,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明黄道以交互,衡地轴于经纬。其治洪涛野水于有形,疏达活泉以灌邢州禾黍,引白浮泉以润大都林苑,开通惠河以运江南绸米,更溯黄河于昆仑,而正华夏之源流。

  今之星空中有以郭守敬命名之小行星,可见世界科学界对其敬仰之情。伟哉守敬,顾大化之浩渺,阅陵谷之迁变,熠明河之光耀,亘宇宙之长存。

  早于西方数百年而彪炳科技史之《授时历》者,乃秉忠议修,文谦总事,张易协调,王恂推算,守敬制仪,共同创制也。及至四杰继殁,独留守敬完善既定,传之天下,可谓一部《授时历》,五杰心血融,煌煌紫金照天地,浩浩邢州学派风。

  赞曰:紫金五杰,气贯苍穹。定元一统,四海承平。山川经纬,日月盈升。神州万世,永住英名。昔日灵杰地,今朝更中兴。秉承五杰鸿鹄志,弘扬太行文化风,励我邢台儿女众,共绘壮美续征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