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御药房到四库全书藏书楼-北京故宫文渊阁(明朝圣济殿旧址)

(2016-03-20 16:10:23)
       这段时间女医明妃传热播,在宫中皇家药房则是御药房。朱元璋吴王元年(1364年),曾经依元朝旧制设立尚药局,其负责官员奉御是正六品,管理御用药物。明朝开国后,洪武六年(1373年)改设御药局 于内府,御药局的奉御等官员均由内官、内侍充任。嘉靖十五年(1536年)之前,称御药局或御药房,此后将御药房改称圣济殿,并且附设御药库(亦即生药库)。明朝以御药局(圣济殿)直接管理宫廷中的药物,和太医院相互配合。御药局(圣济殿)掌管御用药品,其官员不少是由太医院的御医兼任,御药局(圣济殿)的医官和太医院的医官互为表里,从而加强了对医药工作的统一领导。
      清朝乾隆年间,在北京故宫东华门内的文华殿后,将明朝圣济殿旧址进行改造,新建了一座文渊阁。这座文渊阁是清朝皇家藏书楼,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事实上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帝就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下诏兴建藏书楼,命在文华殿后规度适宜方位,兴建文渊阁,用来专贮《四库全书》。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渊阁建成后,乾隆帝每年在文渊阁举办经筵。乾隆四十七年(1728年)《四库全书》完成时,乾隆帝在文渊阁设宴赏赐编纂《四库全书》的各级官员以及参加编纂的人员。
http://s7/mw690/0023FoQIgy70gkF4stg76&690

     文渊阁坐北朝南,仿照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构建。楼上为一整间,楼下则分为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的意境,意在防火。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帝作《文渊阁记》称:“阁之制一如范氏天一阁”。

    文渊阁外观为上、下两层,腰檐处设暗层,面阔六间,西尽间设有楼梯。两山墙的青砖砌筑至屋顶。顶覆黑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在五行理论中,黑色主水,以水克火,从而可保藏书楼免受火灾。文渊阁前廊设有回纹栏杆,檐下倒挂楣子,绿色檐柱,苏式彩画。文渊阁前开凿一方池,引内金水河水流入该方池,池上中央架有一座石桥,石桥及方池四周的栏板雕有水生动物图案。文渊阁后采用太湖石堆砌成假山,形如屏障,其间种植松柏。文渊阁一层正中朝南设宝座,上方朝南悬挂“汇流澂鉴”匾(乾隆帝题),两旁对联为“壁府古含今藉以学资主敬,纶扉名副实讵惟目仿崇文”(乾隆帝题)。
http://s15/mw690/0023FoQIgy70gkPI1f8fe&690

http://s15/mw690/0023FoQIgy70gkSMQdo6e&690

文渊阁东侧有一座碑亭,盔顶黄琉璃瓦,亭内立有一通石碑,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写的《文渊阁记》,背面刻有文渊阁赐宴御制诗。
http://s16/mw690/0023FoQIgy70gl0WOmzcf&690

《四库全书》及《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入藏文渊阁,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架安置。以经部儒家经典为首共计22架与《四库全书总目考证》、《钦定古今图书 集成》放置在文渊阁一层,并且在一层中间设皇帝宝座,作为讲经筵之处。文渊阁二层中三间和一层相通,周围设有楼板,放置书架,放有史部书33架。文渊阁二 层是暗层,光线非常微弱,只可藏书,不便在此阅览。文渊阁三层除了西尽间是楼梯间以外,其余五间相互通连,每间依照前后柱位排列书架间隔,显得十分宽敞明 亮。子部书22架、集部书28架存放在三层,明间设有御榻,以备皇帝随时可来此阅览。乾隆帝曾作诗曰:“丙申高阁秩干歌,今喜书成邺架罗,……。”清宫规 定,大臣官员中若有嗜古书、勤学习者,经过允许可到文渊阁内阅览书籍,但是不得损坏书籍,且严禁携书籍出文渊阁。
http://s14/mw690/0023FoQIgy70glaus7r4d&690

http://s12/mw690/0023FoQIgy70glefkkr0b&690

《四库全书》编成以后,最初用六年抄录正本四部,除了一部收藏在文渊阁以外,其余三部分别收藏在文源阁(位于北京圆明园)、文津阁(位于承德避暑山庄)、文溯阁(位于沈阳故宫),这四阁又称“北四阁”,也称“内廷四阁”。后来又抄录三部收藏在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称为“南三阁”。 这七部《四库全书》或已经亡失,或被各图书馆收藏。文渊阁版《四库全书》现收藏在台北故宫
http://s15/mw690/0023FoQIgy70gllPP8qee&690
1932年,故宫博物院委托梁思成刘敦桢维修文渊阁。此后七十多年未有任何修缮。 自2013年4月29日起,文渊阁对外开放,以原状陈列,但观众不能进入室内参观。
http://s7/mw690/0023FoQIgy70glsqMya5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