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落网音乐
落网音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80
  • 关注人气: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摇滚 · 庞克 · 莫扎特

(2017-08-25 11:13:27)
标签:

杂谈

​庞克教母Patti Smith曾经说过:“我觉得莫扎特是一个庞克摇滚音乐家,这是(庞克)一种心理状态。”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莫扎特,很多小年轻一听到他的古典音乐作品就皱起眉头的一代庞克摇滚音乐家——莫扎特。

要如何定义Punk呢?我记得Kurt Cobain说自己对庞克的理解是:“这是一种音乐层面上的自由,也就是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就这个定义而言,在那个年代不羁地用音乐批判社会主流现象的叛逆音乐家莫扎特,还真的是个庞克青年。

http://img-cdn2.luoo.net/pics/essays/201708/Fi-wGAJv4BS3YIK9OSiEzWyfJJIg.jpg· 庞克 · 莫扎特" />

年轻的莫扎特受到了当时启蒙运动影响之下的狂飙突进运动(德语:Sturm und Drang)——德国的文学和音乐创作领域,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启发,成长为了一个庞克青年。从他17岁时创作的G小调(第25交响曲,编号K.183)就能很好地体现他狂放不羁的音乐创作理念。

在狂飙突进时期,艺术家们的作品中政治色彩都相当鲜明。反对政权、反对上流社会贵族以及宗教以权力凌驾于人权之上,追求平等自由的社会。这些作品大多集中于讽刺现实,反应平民与权力阶级的对抗,当然,还有热血方刚的年轻人们可歌可泣的爱情。

http://img-cdn2.luoo.net/pics/essays/201708/FncJwhucCe_-GO2d7TR-efFlu2oh.jpg· 庞克 · 莫扎特" />

莫扎特就因为创作激进的作品惹过不少麻烦。《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作品中最为著名之一,其精彩绝伦的剧情和让人如痴如醉的音乐使这部作品当年风靡欧洲。但由于这部歌剧同时又讽刺和揭露了封建贵族的种种弊端,让不少贵族纷纷炸毛。当时的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虽然很欣赏这部作品,但迫于贵族们的压力只能多次请求莫扎特删改歌剧。庞克青年莫扎特当然是不会答应了,于是这部作品就在奥地利被禁演了。

http://img-cdn2.luoo.net/pics/essays/201708/FlQuf0uhraMuH2GVWnHr-b51N7GZ.jpg· 庞克 · 莫扎特" />

“要获得自由和欢乐必先历经磨难。”这是莫扎特的金句之一。尽管如今在人们眼里,古典音乐巨匠是伟人般的存在,但在当时,音乐家们的处境却非常困窘,更像是上流社会及宫廷、教会的附属品,为生计而创作的“打工仔”。尽管搵食艰难,处处受到上面的压迫,但莫扎特还是在用音乐作为武器抵抗。比如他曾经受委托为教会工作,于是他便会把一些教会以邪恶为由而禁止的乐章巧妙混入他为教会创作的歌曲之中,使这些“禁曲”能够传播。

http://img-cdn2.luoo.net/pics/essays/201708/FgchV6liVoD_bsuGst6awD2Ojf9t.png· 庞克 · 莫扎特" />

除此之外,莫扎特还有把脏字“ass”写进古典乐中。他1782年在维也纳时写过一首叫《Leck mich im Arsch》的德文歌,英文翻译过来大概可以理解为Lick my ass...这是六声部的降B大调曲目,据说是与朋友开玩笑时写下的。整首歌全程高能,不知道歌曲内容的绝对猜不到这是在唱啥。用古典乐骂人于无形,已经不仅是庞克而是thug life了。

莫扎特除了反抗统治阶级和教会,还“大逆不道”与父亲作对。也许大家小时候都在教科书上面看到过莫扎特的父亲培养一代神童的父慈子孝故事,但在莫扎特成年之后这段关系已经变得水火不容。老爸忍不了儿子的不羁放纵爱自由,希望他能乖乖地当公务员(也就是当时的宫廷乐师)循规蹈矩安安稳稳过日子,而莫扎特却想要挣脱统治阶级和教会的束缚自由自在地创作音乐。

http://img-cdn2.luoo.net/pics/essays/201708/FnbBlV_3GsjdBQztAZEvKA0sHOSe.jpg· 庞克 · 莫扎特" />

后来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教会的压迫和大主教对他的羞辱,辞职跑路去维也纳自立门户谋生。他老爸还一度想要劝他向大主教道歉然后要回那份工作,人生在世就要忍。但莫扎特果断拒绝了,还甩给了老爸一句话:“只要内心高贵,人人都是贵族。”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从此父子之情淡如水,莫扎特更逆了老爸要他娶富家小姐之意,娶了音乐家弗里多林·韦伯的女儿康斯坦泽。直到后来莫扎特的老爸病危逝世,莫扎特也没有回去见他最后一面。因为当时莫扎特自身也穷困潦倒顽疾缠身,在四年后便撒手人寰。

http://img-cdn2.luoo.net/pics/essays/201708/FmffdMISLDn4RYFsrw3lnXkJJxpR.png· 庞克 · 莫扎特" />

庞克摇滚青年莫扎特短暂又传奇的一生当然是无法用短短的篇幅来介绍,所以这一直是剧作家们很好的创作素材。而其中,我觉得最带感最能从其狂放不羁的一面来展现莫扎特的作品,是一部法国音乐剧——《摇滚莫扎特》。

http://img-cdn2.luoo.net/pics/essays/201708/Fmaak9p9yE4jyrsR_peyXknIr6qO.jpg· 庞克 · 莫扎特" />

这部音乐剧大胆地将莫扎特的古典音乐作品与摇滚乐完美糅合在一起,并且与剧情紧密联系,还有极其华丽的舞美和让人眼花缭乱的欧洲宫廷服饰,就这样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热血青年莫扎特大起大落的一生。抛开莫扎特音乐巨匠的光环,其实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向往自由,会经历欢乐与痛苦,也会感到愤怒。

平时鲜有接触古典乐的观众,可以在这部音乐剧里面更了解莫扎特及他的作品;而熟悉古典乐的观众,则会发现许多惊喜,比如莫扎特的名作《安魂曲》、《费加罗的婚礼》、《唐璜》等等的选段都无痕穿插在这部音乐剧中。我想,作为庞克摇滚青年莫扎特如果得知在这么多年以后,有一部如此热血的音乐剧来讲述自己的一生,应该也会很欣慰吧。

http://img-cdn2.luoo.net/pics/essays/201708/FpfQ0uKMo-3YBvKUiA7hSL7-uLsz.jpg· 庞克 · 莫扎特" />

其实上面阐述的都是本人的拙见,仅代表本人的看法。至于莫扎特庞不庞克,摇不摇滚,都是见仁见智的。在我看来,他反抗一切压迫他的因素,尽管他的反叛精神导致他最后穷困潦倒郁郁而终,但他在音乐上是自由的,我觉得他就是Punk Rocker。毕竟,凡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本文作者:李卤味

欢迎关注落网公众号:luoof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