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听说有人翻唱《性空山》时将它唱出了腾格尔的味道,难道这不是又一次侧面证明了陈粒糙汉子的腔调。当然这是玩笑话,第一次听《性空山》我听出是白水的味道,民风中带着几分文言,唱腔中带着一点念白的味道,我喜欢白水是诚然的,所以对性空山这种歌也的确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难的可贵的是陈粒,她即可以驾驭的了如《易燃易爆炸》这般感情上的大起大落,也能创作出《性空山》这般悠闲惬意的小品。常人相处并不似小说那般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往往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最为动人,好的创作者便是能够把握住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将其表现出来,白水是此间高手,如今幸而又听到陈粒的性空山,难的一姑娘能如此洒脱。听《性空山》时,脑洞之中不时的出现《渭城曲》,好似这歌处处带着一股渭城柳的清新气息,古人对于《渭城曲》的评价是“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自觉用这句话来评价性空山也是可以的,没有特别扎眼的亮点,有的只是最平淡的讲述与真挚的祝福,古来有言“雕饰皆浮杂,唯情最动人”。
http://ww4/large/706d9eadgw1esz2rm6am9j20cj0got9p.jpg
不止看过一次,有人留言陈粒希望她不要红,似乎“人红是非多”已经成了歌迷们普遍的认识了,这好像也是某国文艺场上的弊病吧。其实自我觉得红与不红好像并不重要,拿某腐国独立音乐人来说,无论他们红与不红他们都拿音乐当乐子,就像吃饭、睡觉与X交,音乐已经成了他们找乐子的方式,无论挣不挣钱无论名气大小他们已经有点离不开音乐了,也许这才是一个独立音乐人应该有的态度。因为“红”而不再纯粹的音乐人,大多是在商业面前有所妥协,或者在应接不暇通告面前静不下心来创作。古人说十年磨一剑,若是你真的喜欢这个歌手或者这支乐队就不要对其要求太高,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创作几年或者就能写出几首轰动俗世的大作。至于陈粒要不要太红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不要太红了吧,正如题目所说饮酒不过三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