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月在教研二组教研会议中,大家共同学习了“数概感”核心经验概说等相关文章。通过研讨学习后,我认为学习核心经验能帮助教师确立数学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实现有理解的“教”。3~6岁儿童数学学习的核心经验可归纳为“集合分类”“模式排序”“计数”“数字符号”“运算”“量的比较”“测量”“几何图形”“空间方位”。教师需要了解每个核心经验包括哪些“要点”、儿童在该核心经验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有效支持和促进儿童获得该核心经验等。教师如果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核心经验,就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周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教学资源,从而加以充分利用。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对于孩子们的数概念我们老师早已熟记于心,但是在面对区角的一些实质性的操作以及集体活动中,还是缺乏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操作性,在这次对于数概念的学习分享活动中,通过一些实际的研讨区角的案例和公开课的形式,生动的展示了数学活动怎样灵活的与游戏活动紧密结合,给本班在数学区角中的创设打开了新思路。 结合 《3-6 岁儿童发展指南》,数学的教学模式以游戏的形式开展,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材料,来一步步的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让孩子们学会探索的技巧,爱和数学做游戏。
因此,在本次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就创新了教学方式。如:在中班数学《小猫钓鱼》活动中,通过创设小猫钓鱼的游戏情境,让孩子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中,在钓鱼环节后让幼儿比较鱼的数量的多少,从而学习7以内两个集合的数量。幼儿在活动中参与度高,也能很好地学会比较数量。又如:在大班数学区角材料中,为了增加操作性和趣味性,创设动物棋的游戏让幼儿学习加法运算。
总之,在创设数学区角材料和开展数学集体活动中,教师应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应该更关注幼儿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及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