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促进成长
(2019-03-27 15:59:53)
3月18日至3月22日中幼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上了一节大班数学活动《法拉需要一张新床》,这节活动主要是围绕测量的核心经验开展的集体教学活动。大班幼儿在生活中喜欢比较和测量,同时积累了一些测量的经验,但要掌握测量的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围绕比较测量的核心经验,以及孩子们读过的绘本故事经验,设计了本次活动“法拉需要一张新床”。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在第一环节中,通过故事导入对法拉需要测身高做新床产生兴趣,第二环节中,幼儿探索方法进行测量从而发现问题,我发现问题后采用启发式的语言来引导幼儿。在第三环节中,学习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让幼儿用一根积木进行测量,测量后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后总结出测量的关键点,不能重叠、从起点开始测量、测量时测量物之间没有缝隙等。
本次活动我反思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之处:
第一、测量物品的长度是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能,因此,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测量物品入手更合适一点,如测量桌子有多长,测量跳的有多远等。
第二、记录工具不适合。在活动中我提供的是记号笔,孩子们在画短线记录时误差较大,孩子们除了用短线还画出整个积木进行记录,当然误差更大,提供铅笔记录更合适。
第三、提供的的测量工具比较单一,让幼儿用积木进行测量,他们的思维就大多被局限在我所提供的工具内,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然而,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我们成人都想不到,但是幼儿却能够去发现。如:记号笔、油画棒盒子、一次性筷子等。应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工具去初步感知测量,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之后在交流环节让孩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做法,最终孩子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找到了正确的测量方法。这样的过程让幼儿感到是他们自己在获得经验,获得知识,而不是老师说教、灌输给他们的。真正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了发现的乐趣。